新三板掀起“做市转协议”潮
【摘要】尚未开启大宗交易平台的新三板,做市无法实现大额股份转让,这让不少企业转向协议交易。

尚未开启大宗交易平台的新三板,做市无法实现大额股份转让,这让不少企业转向协议交易。
昨日,招商证券退出新三板市值最大湖北企业亿童文教做市商行列。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或许是因为亿童文教冲刺IPO所致。
然而,处于创新层的紫竹桩基昨日直接变更为协议转让,而这样的企业在新三板中并不少见。本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新三板市场上做市企业数量出现了下滑态势,从年初的1653家回落至当前的1592家。
IPO加速退出做市交易
招商证券并不是今年第一家退出亿童文教做市商的券商,今年2月起,山西证券、国信证券已相继退出。
昨日,新三板观察员刘升华向本报记者表示,亿童文教逐步退出做市企业或许是因为正在冲刺IPO。他表示,协议转让在企业IPO过程中,比做市转让更有宜。例如,企业股票通过协议转让可以控制其流动性,使得股东人数达到IPO标准。更为重要的是,挂牌企业可控制股东成分,以保障国有做市商的股份在IPO前全部退出。此外,相比于做市转让,协议转让更容易控制股票价格。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Pre-IPO的投资逻辑成为主流,企业“转板潮”兴起,越来越多的拟IPO挂牌企业选择做市转协议,以预防及解决三类股东及国有股划拨的问题。
近百家企业转协议交易
实际上,2014年8月,新三板做市商制度正式实施,这也是国内证券市场上首次引入做市商制度。在该制度实施初期,新三板市场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进入万家时代的新三板,尽管企业明显增加,但做市企业反而减少。本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昨日新三板已有11079家企业挂牌。然而今年以来,新三板市场上做市企业数量从年初的1653家,已回落至当前的1592家。
处于创新层的紫竹桩基昨日就直接变更为协议转让。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已有近百家企业选择“做市转协议”。
随着新三板市场并购热度的高涨,也催热了旺盛的大额股份转让需求。然而,新三板目前宗交易平台尚未建立,在做市转让的交易模式下,挂牌企业无法正常实现大额股份转让。
有业内士人表示,综合考虑对公司市值的干扰和股权重组成本,在不影响交易价格的情况下,要想实现大额股份转让,协议转让对企业来说是最佳选择。同时,随着新三板市场并购热度的高涨,催热了旺盛的大额股份转让需求。
来源: 中证网

财经光年



- 情报 | 开心汽车并购威马进入审计阶段;问界新M7正式发布;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揭晓
- 情报 | ofo及戴威被追讨5亿欠款;腾讯WiFi管家今日正式停服;国美电器被申请破产清算
- 情报 | YY学车疑因资金链断裂跑路;小米应用商店宣布停止清理类应用收录;字节正式推出社交App派对岛
- 情报 | 抖音否认进军基金销售领域;新东方文旅公司正式成立;胡润发布元宇宙潜力企业榜
- 情报 | 欧盟2035年起禁止生产燃油车;推特管理层大洗牌;广汽埃安拟于明年二季度申请IPO
- 情报 | 开课吧被申请破产审查;腾讯音乐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市场;京东快递将推全新保价服务
- 情报 | 恒大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7月31日;文心一言云服务3月27日上线;硅谷银行或将被拆分出售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第三季度首次产生收入;网易公开举报雀巢;车评人爆料小米汽车信息
- 情报 | 京东闪付将于12月31日暂停HCE支付功能;黄光裕本月第四次减持国美零售;腾讯手游玄中记明年2月停运
- 情报 | 三家支付机构涉及反洗钱被罚;轻松到家宣布资金链断裂;抖音将关闭“圈子”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