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躁动:净利增速大幅下滑 资产质量堪忧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2016年注定是平安银行“躁动”的一年,无论是高管团队的大换血、组织架构的重新排兵布阵,亦或是来自监管的一张张罚单,都无一不在证明着平安银行的“不平安”现状。

   普拉达  ·  2017-03-25 11:10
平安银行躁动:净利增速大幅下滑 资产质量堪忧 - 金评媒
来源: 新浪财经   

2016年注定是平安银行“躁动”的一年,无论是高管团队的大换血、组织架构的重新排兵布阵,亦或是来自监管的一张张罚单,都无一不在证明着平安银行的“不平安”现状。

3月16日晚间,平安银行公布2016年度业绩报告,该行实营业收入1077.15亿元,同比增长12.01%;净利润225.99亿元,同比增长3.36%。

但市场似乎并不买账。3月17日,平安银行新高管团队在深圳总部32楼国际会议厅开发布会的同时,平安银行股价一路下跌,当天跌幅2.31%。截止到3月22日,平安银行股价仍在下跌。

股价的一路下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市场对其2016年业绩的不认可。2016年的平安银行怎么了?

利润增速大幅下滑 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

年报季来袭,上市银行2016年年报接连出炉。毫不意外,平安银行年报仍是股份制大行中第一份公开披露的,这也是谢永林接替平安银行董事长一职后的首份成绩报告。

不过,谢永林于2016年10月接任董事长一职,这份2016年年报并不足以说明谢永林时代的平安银行。但正是这份年报,见证了转型中的平安银行,也恰好验证了平安银行“躁动”的2016。

平安银行业绩报告显示,2016年末其资产总额29,534.34亿元,较年初增长17.80%;实现营业收入1,077.15亿元,同比增长12.01%;净利润225.99亿元,同比增长3.36%。值得注意的是,平安银行净利润增速大幅下滑。

CXoD-fyctevp7720594.png

平安银行净利润增速大不如前,从其2016年四季度数据可探知一二。2016年第四季度,平安银行净利润为38.8亿元,相比起一季度净利60.86亿元、二季度净利62.06亿元、三季度净利64.27亿元,四季度净利可谓是被“拦腰斩断”。

0GAV-fyctevp7720785.png

此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平安银行2016年计提了大量资产减值损失。年报显示,2016年平安银行计提贷款减值损失454.35亿元,同比增幅达52.12%。而在2015年,平安银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为298亿元。这意味着,去年该行拨备前利润的近60%,被用于计提贷款减值损失。

在市场上关于银行业不良贷款迎来“拐点”的声音愈加强烈时,平安银行为何大幅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年报数据显示,平安银行资产质量存在隐忧。截至2016年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4%,同比增加了29个百分点;而其2015年不良贷款率为1.45%,2014年不良贷款率为1.02%。

年报数据显示,平安银行资产质量存在隐忧。截至2016年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4%,同比增加了29个百分点;而其2015年不良贷款率为1.45%,2014年不良贷款率为1.02%。

高管团队大换血

2016年,平安银行是各大财经媒体的关注焦点,高管团队大换血、组织架构大刀阔斧改革都成为了这一年最显著的记号。

10月初有消息称,平安银行董事长孙建一、行长邵平双双辞职,辞呈已经正式提交。此前不久,原平安银行行长助理、北京分行行长刘树云被警方带走调查。而一同与邵平从民生银行(8.600, 0.01, 0.12%)奔赴平安的高管也所剩无几。

也正如传闻所讲,曾任平安证券董事长的谢永林接任了平安银行董事长一职、曾任平安银行副行长的胡跃飞接任平安银行行长一职。高管层大换血之后,新的领导班子大多为“平安系”,比如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于1994年10月加入中国平安(36.550, -0.02, -0.05%),在平安寿险、平安集团、平安银行、平安证券都曾担任要职,平安银行现任行长胡跃飞于1990年加入深发展银行,此后一直在平安银行(原深发展银行)担任要职。

m9cV-fyctevp7721069.png

随着新高管团队的走马上任,平安银行迎来了组织架构的大变革。据21世纪经济报道所称,架构调整细节为:撤并大客户金融事业部、小企业金融事业部、信贷工厂、大数据部、对公综拓部、机构金融事业部、机构管理部、战略规划部等13个一级部门,增设特殊资产管理事业部,八大行业事业部架构保持不变。调整后,将从以往对公、中小企业、零售、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综合保障、行政科技等条线垂直管理调整为大对公、大零售、大内控、大行政四大条线。

高管团队大换血、组织架构改革的背后是平安银行发展策略的转变。2012年深圳发展银行收购深圳平安银行,更名为平安银行。同年,曾为民生银行副行长的邵平带领多位中层干部加盟平安。近5年来,平安银行飞速发展,连续3年利润高速增长,但激进发展也带来了沉重的代价。

内控管理严重缺位 绝不了的“飞单”业务?

2016年,是平安银行“不太平安”的一年。这一年,平安深受内控管理不严的漩涡。

2016年9月22日,多位老人站在平安银行北京朝阳门支行门外,手中拉扯着白底黑字的横幅,要求平安银行给个说法。投资者称,其在平安银行朝阳门支行理财经理的推荐之下购买了一款名为“同富爱晚”的理财产品,当时承诺保本保息,但到期之后却无法兑付。

据了解,“同富爱晚”正是一家公司的私募基金产品,银行员工将其私自卖给了储户,这也便是业界所称的“飞单”,即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储户对银行的信任,偷卖其他投资公司的理财产品,从中获得高额佣金提成,这次也并非平安银行首次被曝出“飞单”一事。

北京银监局对此事回应称,这反映出平安银行北京朝阳门支行和天通苑支行内部控制管理严重缺位,平安银行北京分行对支行员工异常行为的监控和管理严重缺失。

再回到2017年的2月9日,天津银监局“一气呵成”公布了15张罚单,而这15张罚单皆指向了平安银行,原因也皆是员工私自销售非平安银行天津分行发售或代理发售产品。

有媒体报道称,平安银行总行零售合规部曾对全行下发过邮件,通报2016年零售员工私售情况并公布案件防控指引。2016年平安银行共计查处8件“私售事件”,涉及6家分行,金额超过1000万元,涉及人数10人,有8人收到平安银行的红牌处罚。

监管频出罚单,内部也曾主动查处,为何还是绝不了平安银行的“飞单”业务呢?内控管理的缺位何时能补上?

转型零售成一级战略 痛点仍存

2016年,转型发展零售业务毫无置疑已成为平安银行的一级战略,无论是股东大会上所定的基调,亦或是业绩发布会上高管的侃侃而谈,都在证明着谈平安银行必谈零售战略的时代来临。

邵平时代的结束、谢永林时代的伊始,平安银行便迅速转型零售业务。2016年11月7日,平安银行新管理层现身股东大会。行长胡跃飞在现场表示,平安集团拥有丰富的零售业务资源,零售转型也符合当下银行发展的大方向,发展零售将是全行、全集团重中之重的战略。

平安银行进行零售转型后的首份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零售存款余额与年初基本持平,零售贷款(含信用卡)余额较年初增长22.62%;管理个人客户资产快速增长,期末余额7,976.00亿元,较年初增长19.54%。零售客户数4,047.32万户,较年初增长27.43%。

据谢永林介绍,截至2017年3月初,平安银行零售利润增长很快,日均资金余额超千亿元,达到去年全年的增幅。“零售转型是关键性的战略方向,坚定信心零售转型,”谢永林表示道。

其实,发展零售业务并非平安银行一家所独有,招商银行(18.780, 0.14, 0.75%)曾凭借其零售优势迅速扩展业务,如今包括工商银行(4.690, 0.02, 0.43%)、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皆在发力零售。不过,零售银行同样存在痛点。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赵建曾撰文指出,“慢工出细活”的零售银行,痛点是成本和缺乏优质资产。就当前的情况来粗略估算,零售银行能盈利的银行不多,其进步主要体现在存款的提升和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此外,作为“费用驱动型”和 “人海战术”的零售业务,投入的成本可能也很高,大部分银行的成本收入比远远高于全行平均值。

他认为,零售银行业务另外的一个痛点是缺乏优质资产,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不一样,中国居民净储蓄率过高,杠杆较低且主要集中在住房按揭贷款,导致零售金融主要集中于负债业务,在当前资产荒的局势面前,无法供给有效的零售生息资产,因此也就无法形成完整的价值链闭环,导致短期内中国的零售业务无法产生成熟有力的利润贡献点。

毋庸置疑,2016年是平安银行稍显动荡、转型开端的一年。新的高管团队、新的转型思路、新的组织架构,能否带领平安银行复制曾有的辉煌?

谢永林时代刚刚启幕,2016年年报甚至不能算是他的首份成绩单,但却是平安银行2016年的最真实的记录者。在净利润增速达四年以来最低点,在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内控管理严重缺失的时间点,谢永林将如何带领平安银行开疆扩土,转型能否成功?这些都还是个未知数。

来源: 新浪财经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普拉达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