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内6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 行业不良贷款率一年增长44%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这是银监会在半年内发出的第六张消费金融公司的批复书,这也使得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达到了22家,其中绝大部分为银行系主导。此外,本报记者统计发现,绝大部分的金融消费公司注册资金为3亿元,只有6家消费金融公司的注册资金达到了10亿元。

  财经360  ·  2017-01-24 09:40
半年内6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 行业不良贷款率一年增长44% - 金评媒
来源: 证券日报   

近日,吴江银行发布了《关于出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暨关联交易进展公告》,公告显示,吴江银行已与海航旅游、珠海铧创、亨通集团、明珠深投签订了《关于共同申请设立珠海易生华通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之出资协议》,拟共同投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公司名称暂定为珠海易生华通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而早在10天前,吴江银行已经收到了江苏银监局对于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批复。

这是银监会在半年内发出的第六张消费金融公司的批复书,这也使得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达到了22家,其中绝大部分为银行系主导。此外,本报记者统计发现,绝大部分的金融消费公司注册资金为3亿元,只有6家消费金融公司的注册资金达到了10亿元。

易观预测,2016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整体交易规模可达到3625亿元,环比增长达200.95%,到2017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整体交易规模可增长至8933.3亿元,环比增幅保持在146.44%高位。

中小银行谋求牌照

去年3月份,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消费金融公司设立常态化,鼓励消费金融公司拓展业务内容,针对细分市场提供特色服务。此后,消费金融公司的牌照发放提速,截至发稿,已经有22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

从22家持牌公司来看,提出申请的银行以中小银行为主,五大行中只有中国银行在2010年申请成立了中银消费,在最新批复的6家金融消费公司的发起者中,长安银行、中原银行、包商银行等都为城商行。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对本报记者表示,消费金融公司对于中小银行有着如此的吸引力,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消费金融公司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且注册资本少,是城商行异地经营的一个较为轻资本也更为便捷的方式,一个传统银行网点的批复要经过很多程序,时间也长,而消费金融公司的网点就简单得多,成本也节约很多。

根据本报记者统计,在22家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当中,注册资本达到10亿元的只有6家,分别为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上海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和珠海易生华通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其中,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均经过股东增资后,注册资金为44亿元,排名第一;招商银行旗下的永隆银行控股的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20亿元,排名第二。

虽然其余多数消费金融公司3亿元的注册资本看起来不少,但是事实上,这个金额仅勉强达到监管规定的门槛。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规定,消费金融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亿元;且要求资本充足率不低于银监会有关监管要求,同业拆入资金余额不高于资本净额的100%,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投资余额不高于资本净额的20%。

而除了已经获批的22家消费金融公司外,还有8家消费金融公司处于申请及筹备中,其中确定为银行主导的消费金融公司共有5家,主发起银行分别为光大银行、华夏银行、长沙银行、河北银行、徽商银行。光大银行申请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为申请中注册资金最大的公司。

不良贷款率增长44%

去年12月15日,银监会非银部主任毛宛苑在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16年9月末,消费金融行业资产总额为1077.23亿元,贷款余额为970.29亿元,平均不良贷款率为4.11%,贷款拨备率为4.18%。因具有“无抵押、无担保”、小额分散、面向中低收入者的展业特点,消费金融行业的风险处于合理可控范围,行业累计发放贷款2084.36亿元,服务客户2414万人,平均单笔贷款金额为0.86万元。

毛宛苑还表示,消费信贷市场的参与主体在逐步增多,比如商业银行借助专营机构与特色网点、网上银行、移动服务、信用卡等多渠道的服务手段,加大了对新消费信贷领域的支持。此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小贷公司、电商企业等也针对性地抓住了中低收入阶层的小额消费需求。与此同时,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不完善以及社会对小额失信的惩戒力度不够,也加剧了消费金融公司面临的欺诈风险。

事实上,4.11%的不良贷款率不仅远超银行平均水平,且增速较快。根据银监会数据,2015年9月末时,消费金融行业市场总额510多亿元,贷款余额460亿元,服务客户560余万,不良贷款率2.85%。也就是说,从2015年9月末到2016年9月末的短短一年时间内,消费金融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就增加了1.26个百分点,增幅高达44%。而在2014年,当年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显示,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贷款率仅为1.56%。

在申贷过程中,55%的用户将易得性(即资质要求和审批难易程度)视为选择消费贷款的最重要因素,远远超过了申办流程的便利性(13.19%)和费率(10.61%)等因素。在借款用途上,近三分之一的客户将贷款用于购买家电,其次为家装、教育、旅游、交通工具等。银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末,行业发放家用电器、手机数码等耐用消费品贷款余额303.59亿元,装修、教育、旅游、租房、高端医疗等一般用途消费贷款余额666.71亿元。

某消费金融公司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因为消费金融公司的客户群风险较大,因此贷款定价也较高,以此来覆盖风险,目前年化利率在15%左右,随着征信体系的完善,个人信用会更加透明,也会自动淘汰一些只借不还的老赖客户,虽然近两年的不良贷款率走高,但行业整体是向好的。

校园贷危机四伏

《2016年消费金融行业报告》显示,校园分期已经成为消费金融的最高频场景,在兴趣人群中,校园分期的比例分别超过75%,在提交人群中,校园分期的需求比例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超过65%。

众所周知,银监会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信用卡,且给已满18岁的学生发卡,要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因此,许多并不具备资质的大学生转投消费金融贷款。

上述消费金融公司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每年苹果新品发布会后,通过分期购买手机而贷款的大学生就会明显增多。

《2016年消费金融行业报告》认为,消费金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网络上黑户、套现、诈骗等搜索词频现,违法现象频出,加剧了行业风险。而大学生成为消费金融的主要用户,其金融意识薄弱,还款能力有限,需要特别加强监管

来源: 证券日报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财经360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