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行两个月落地11单债转股项目 规模超1400亿
【摘要】银行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正在加速落地。12月14日,农行首单市场化债转股项目落地,与贵州省政府共同签署《六枝工矿集团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

银行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正在加速落地。12月14日,农行首单市场化债转股项目落地,与贵州省政府共同签署《六枝工矿集团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
据第一财经日报12月15日报道,根据公开资料统计,自10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至今两月时间内,工行、中行、建行三家大型商业银行共落地11单债转股项目,总计规模超过1400亿元。
多家机构预计,银行此轮债转股主要涉及大型央企、地方国企等的债务去杠杆,预计债转股规模会达到上万亿。与上一轮债转股有所不同的,不单单是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还有银行此轮市场化债转股以子公司模式参与,而不再主要通过四大AMC(资产管理公司)来操作。
“这一轮市场化债转股主要是整个金融去杠杆中的一个配套政策,必然与行业去产能、去杠杆、企业改革关联在一起。”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一些特定行业中特别需要去杠杆的国企,会成为主要债转股对象。通过债转股安排能够实现这些行业整合、企业之间重组,同时推动国企制度完善,这是这轮债转股的主要目的。
从《指导意见》发布后已经落地的银行市场化债转股项目来看,其模式呈现出多元化,其中,基金模式颇受青睐。
信达证券预计,本轮债转股不仅限于不良资产,潜在不良和正常类贷款也有望进行转股,预计规模能达到5000亿元左右,总体而言,预计本轮债转股的规模有望达到1万亿。
面对上万亿规模预期的市场,这轮市场化债转股,银行决定“自己动手”。曾刚表示,银行如果通过第三方AMC来做债转股,相当于卖断不良资产或者信贷资产,转股之后的收益就没办法享受。而通过自己的子公司来做,后续转股收益可以内部化,可能更有积极性去做债转股。
但曾刚同时担忧,银行如果只做本行的债转股,可能会涉及关联交易问题,如果与其他银行交叉实施债转股,可以在名义上规避这个问题,不过不一定利于发挥比较优势,这块有待于监管在制度上完善。
来源: 中国证券网

郭晓东
金评媒责任编辑



- 情报 | 银湖网爆雷4年余波来了;55款App侵犯个人信息被下架;天涯社区被执行总额超亿元
- 光年速递 | 鲁花直播间主播喝油自证品质;普华永道回应“广州所关闭”传闻;中文大模型2024半年报出炉...
- 周评:黄金持稳剑指3100、原油多空博弈待破位
- 光年速递 | 小米SU7 Pro版交付周期再缩短;特斯拉首次进入政府采购;阿里健康大药房海外店被曝售假...
- 情报 | Meta本周启动史上首次大规模裁员;推特每天亏损近3000万元;许家印7亿港元山顶豪宅被建行接管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宣布进军中东市场;马云成立马家厨房公司;中国跨境电商四小龙征战「黑五」
- 情报 | POS机套现百万将被立案;微软IE浏览器6月16日正式退役;恒大地产再被强制执行16.9亿
- 情报 | 理想汽车计划进军自动驾驶卡车领域;AI龙头第四范式完成港交所聆讯;百川大模型API将于9月20号上线
- 情报 | 三家支付机构涉及反洗钱被罚;轻松到家宣布资金链断裂;抖音将关闭“圈子”功能
- 情报 | 蔚来汽车坠楼两名试车员身亡;今日共627只港股被沽空;港交所恢复上市敲锣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