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行业剧变期 这两种行为都是投资大忌
【摘要】对投资太过于敏感,并常常以令人吃惊的频率迅速调整投资策略,改变投资结构,反而是耗费了过高的边际成本,以至于消耗掉了可以预期的额外收益。

年关临近,又到了投友们盘点一年展望未来的日子了。
回想这一年来的风风雨雨,我想各位一定是酸甜苦辣,个中滋味难以言表。
从年初中国股市四天两次熔断酿惨案开始,最悲催中国股民,两天时间回到解放前。到年底的美国大选,在美元加息预期的霍霍磨刀声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走贬,11月底夜盘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6.9关口,创6年来新低。
期间的大事记更是一件接着一件,房价毫无迹象的突然暴涨,接连出现的“地王”,频频刷新着大家的正常认知;一路高歌的贵金属、黑色系突然成了网红、蒜你狠、猪在飞,大宗商品上窜下跳;《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发布;英国退欧公投,G20来到杭州,人民币正式加入SDR……
这些极难预测、猝不及防的事件对投资者来说就是蝴蝶效应,会短时间内考验你的本已被蹂躏的信心和决定。
但在这里小编却奉劝大家一句,既不要过分解读,更不能麻木投资,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获取收益,正确的使用资金来控制风险是保证投资安全和最大限度获利的关键,而能否顺势而为和坚持自己的投资原则、操作纪律则是控制风险的唯一正确选择。
一、过分解读容易造成选择性认知偏差。
根据过度反应理论,投资者面对突然或未预期的事件时,倾向于过度重视眼前的信息并轻视以往的信息,从而引起投资行为的激进或停滞,等到投资者理解了事件的实际意义,投资行为又会发生反转,逐渐恢复到理性的区间。
如果按照人的心理反应来说,这叫作非“钝感力”,有人做过统计,具有深厚钝感力的人更容易在竞争激烈、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从而取得成功。
金融市场的激烈复杂程度比起现代社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样,有钝感力的人也更容易在投资中获得成功。
总的来说,对投资太过于敏感,并常常以令人吃惊的频率迅速调整投资策略,改变投资结构,反而是耗费了过高的边际成本,以至于消耗掉了可以预期的额外收益。
二、麻木投资是一种对未来的放纵。
对于投资市场麻木现象,很多人归咎于对现实的无奈,个体投资者作为一个弱者,受制于信息不对称、资金能力、业务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往往会在市场中处于被动的局面,也正是在这种现实局面下,很多投资者往往会得过且过,面对可能发生的趋势性变化麻木不仁。

森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