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研判2017年新三板行情:双底渐成 市场黎明将现
【摘要】中国网财经12月7日讯2016年是新三板市场继续理性回归的一年,是政策持续完善的一年,今年以来新三板挂牌公司规模继续高速增长,但三板做市指数持续回落,成交低迷,市场各方均面临压力。但众多关注新三板市场的券商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发出“清”晰的观点:市场黎明或已不远。

中国网财经12月7日讯
2016年是新三板市场继续理性回归的一年,是政策持续完善的一年,今年以来新三板挂牌公司规模继续高速增长,但三板做市指数持续回落,成交低迷,市场各方均面临压力。但众多关注新三板市场的券商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发出“清”晰的观点:市场黎明或已不远。
低迷难熬 市场各方面临考验
说起2016年新三板行情,绝大多数市场人士都给出“理性回归”的描述,只是这种回归让人难熬:市场指数持续回落,成交低迷,市场融资功能也遭遇考验。
今年以来,新三板市场持续低迷,三板做市指数从1400点上方一路下跌至1100点下方,下跌大约350点,年内最低点达到1073.47点,创下自新三板做市指数推出以来新低。之后新三板市场迎来“红九月”,筑底之说也逐渐被市场人士提及。
成交方面,2015年4月份创下373.12亿元的月度最高成交额,之后随着市场一路下行,成交额也一路回落,成交低迷状态也一直延续到2016年,尽管挂牌公司数量、市场总股本已经几倍于2015年4月,但2016年月度成交额也都在200亿元以下,仅在11月份随着市场出现筑底复苏达到206.93亿元。
融资方面,2015年新三板市场累计发行股份融资超过1200亿元,进入2016年受到相关政策以及市场低迷影响,融资规模未能随着挂牌公司数据快速增长而增长,反倒从5月份开始,单月融资规模跌破百亿元,十月份融资甚至仅有47.91亿元。
不过11月融资热度随着新三板市场止跌再度回升,单月融资金额126.59亿元,2016年前11月累计融资规模达到1050.16亿元,有媒体预计2016年全面新三板融资金额与2015年相当。
机构发声:市场与政策双底渐成 2017年或将拨云见日
对于如今的新三板市场困境,感受最深的无疑是其中的参与者,企业虽有融资需求受估值下降影响不想把自己贱卖,融资需求被压制;股价持续下行,甚至有的公司股价跌破做市商持股成本;而媒体曝出的王亚伟割肉中科招商浮亏超50%的新闻,也让市场知道,原来新三板市场上七成私募不赚钱。
不过,多家券商发布新三板市场2017年策略报告指出,目前市场低价渐成,2017年新三板市场将有所改观。
对于今年来新三板市场情况,兴业证券(8.200, 0.03, 0.37%)发布2017年策略报告称,当前市场,财务投资人悲观并非是质疑新三板发展前景或是缺少优质标的,而是被产品期限所掣肘。与此同时,产业资本却利用自身产品期限长的特点,积极的在三板上抄底优秀公司,说明新三板不缺乏优质公司,且当前市场部分公司的动态估值已经到了适合PE/VC投资的区间。市场底难测,可结构性底部却已浮现。
另外,兴业证券认为,多项迹象表明,新三板政策早已筑底多时。一方面,股转紧锣密鼓推进制度建设,公开发言暖风频吹;另一方面,国务院、证监会、银监会及交易所多次表态支持新三板。
华泰证券(18.810, 0.14, 0.75%)在2017新三板策略报告中认为,新三板已经基本走出了流动性陷阱阶段,开始逐渐进入价值重塑阶段,这也将是新三板中长期的新常态。在这个阶段,新三板的制度建设将趋于完善,监管和红利并存,差异化的制度安排将逐渐构建新三板中的多层次体系。
中信证券(16.890, 0.11, 0.66%)认为,新三板市场的正面因素逐步累积。估值触底正在系统性地提升新三板配置意义,不管以主板并购标的的估值标准来看,还是以符合IPO财务条件的成熟性企业标准来看抑或是以一级市场的投融资倍数来看,新三板毫无疑问在各类权益资产的价格对比中处于明显偏低的水平。
在筑底判断下,兴业证券支持,在新三板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产业投资人却在加速抄底:一方面,参控股新三板公司,目前,有182家公司在挂牌前就被A股公司参控股,有63家公司在挂牌后被A股公司参控股;另一方面,在新三板上大肆并购,截至目前,新三板企业被A股公司并购的预案共计73起,涉及资金达655.02亿元,并购预案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在今年二、三季度出现井喷。
对于市场底,此前新鼎资本董事长、啃哥张驰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的时候就表示,目前市场下行空间已经不大,或者说已经接近市场底部,投资人士可以开始布局。
申万宏源证券在2017年新三板策略报告中认为,明年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依然不乐观,但总体看即将度过最差阶段。
来源: 中国网

ai微笑



- 情报 | 威马汽车再次大规模降薪;特斯拉炒币亏损1.7亿美元;宝马锂供应商拟赴美借壳上市
- 情报 | 恒大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7月31日;文心一言云服务3月27日上线;硅谷银行或将被拆分出售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第三季度首次产生收入;网易公开举报雀巢;车评人爆料小米汽车信息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交付首辆FF91;OpenAI或在2024年底破产;特斯拉宣布部分车型降价
- 情报 | 首辆FF91量产车4月15日下线;腾讯大股东或再度减持;推特已解雇八成员工
- 情报 | 阿里巴巴2022年全年裁员1.9万人;2022年腾讯投资次数下跌近八成;近250家企业已用ChatGPT代替员工
- 情报 | 嘀嗒出行重启港股IPO;阿里本地生活或将进行新一轮裁员;美团打车上线半指派功能
- 情报 | 苹果今明两年有望取代三星;OpenAI宣布推出企业版ChatGPT;林肯汽车2025年推出首款电动跨界车
- 情报 | 京东将对10%高管进行末尾淘汰;天然乳品遭港交所除牌;小熊U租母公司凌雄科技挂牌港交所
- 情报 | 2023年已有9家公司遭港交所除牌;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协议将被审查;字节启用季度OKR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