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再扩容 持牌机构银行系占八成
【摘要】消费金融正在成为银行角逐的新战场。上海银行日前发布公告称,近日获银监会批复筹建上海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自从2010年开始试点以来,2016年消费金融进入密集发牌期。

消费金融正在成为银行角逐的新战场。上海银行日前发布公告称,近日获银监会批复筹建上海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自从2010年开始试点以来,2016年消费金融进入密集发牌期。
被业内公认拥有千亿市场的消费金融行业,银行主导或参股已经占比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八成。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具有资金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且有消费金融板块的业务经验,不过场景开拓方面则比较偏弱。
银行系的消费金融公司又将添新兵。11月25日,在上交所上市的上海银行发布公告称,已经收到银监会批复,同意筹建上海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尚诚消费金融”)。
公告显示,尚诚消费金融注册资本10亿元,除了上海银行外,发起方还包括携程旅游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市德远益信投资有限公司、无锡长盈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其中,上海银行出资金额为3.8亿元,持股比例为38.0%。
资料显示,这是11月份以来,获准筹建或拟筹建的第四家消费金融公司。华夏银行11月19日公告称,拟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其中华夏银行出资2.55亿元,持股51%。11月14日,在香港上市的哈尔滨银行公告称,获得银监会批复,将筹建哈银消费金融公司。11月10日,新三板上市公司神州优车公告称,将与张家口银行共同筹建河北幸福消费金融公司。不久前,由长安银行发起设立的陕西长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也获准筹建。
在上市银行中,已经有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作为发起人或参股成立了消费金融公司,而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则更为积极。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经银监会批复成立或正在筹建中的消费金融公司已是第18家消费金融公司。从2010年开始试点,2014年逐步放开,到2016年,进入一个较为密集的发牌期。
“目前,消费金融公司以银行系为主,由银行主导或参股的消费金融公司占比较高。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具有资金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并且银行自身具有消费金融板块的业务经验。”民生证券相关人士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除去尚诚金融,此前已有17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其中银行系占八成以上,由银行主导的消费金融公司12家,银行参股2家。筹备中的消费金融公司有9家,其中银行系为8家。
消费金融公司必须具备六种能力:场景、获客、数据、风控、资金、催收。除去场景和获客,银行在其余选项上无疑优势突出。融之家CEO张建梁曾表示,在三类主流消费金融企业中,如果从客户覆盖、审批模式以及资金来源做一个对比,银行系最大优势是资金,不仅借款利率低,还能够获取更优质用户;产业系本身在线下有实体产业,服务消费者,天然具备开展消费金融公司优势;互联网系来自于用户人群的巨大覆盖面。
另一方面,也和监管门槛有关。《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规定,金融机构作为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应当具备5年以上消费金融领域的从业经验,最近1年年末总资产不低于600亿元人民币;非金融企业作为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最近1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0亿元人民币。这样的出资人条件也只有银行等少数机构能符合。
消费金融的庞大市场和潜在利润,已经成为各家银行必争之地。据艾瑞咨询等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2011年,国内的互联网金融消费交易规模仅有6.8亿元,到2014年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已达183亿元,2015年整体市场则突破了千亿元,到2019年预计可达到3.4万亿元的水平。
有分析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发展,银行竞争更加激烈,资金成本上升、利润受挤压。相对于企业而言,个人贷款利率敏感度较低,银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收益水平,缓冲利率市场化冲击。因此,积极转变盈利模式和定价机制,大力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成为银行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中,股东多是中小银行。分析认为,消费金融业务凭借其对资本占用少、盈利能力强等特点,在传统金融业务竞争中并不具备绝对优势的中小银行,或因此而具备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有专家分析,消费金融是中小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的重要举措。消费金融业务对资本需求少、盈利能力强,与中小银行体量小的特点相契合,是其应对利率市场化后利差缩小的有效举措,另一方面,中小银行的客群定位往往略低于大银行,使其更易于贴近客户,实现客户需求导向的产品创新。
不过,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消费金融的发展还要结合具体的场景,包括教育、医疗、旅游、校园等。具体来说有汽车、装修、美容、旅游、教育、婚庆、数码3C、等相对典型的消费场景。在这方面,电商系平台相比银行更具优势。
“未来消费金融服务与消费场景之间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对于银行来说,以往被动获客的模式将难以为继。”工商银行网络融资中心总经理李新彬表示,在他看来,不少银行除了加大在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上的投入外,还积极布局网络消费的全产业链,搭建自己的电商平台,丰富自身网上商城的消费场景,增加客户流入,带动消费金融服务需求。将消费金融业务融入各个生活消费场景,正纳入越来越多消费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展战略。
中商产业研究院行业分析师陈杰表示,消费金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消费场景的优质资产生产能力,其中资金造血能力正是其中之一,另外还包括场景拓展能力、获客能力和风控效率。
电商巨头在互联网场景化金融方面试水较早,因此从场景覆盖能力来看,与互联网联系更为紧密的新兴金融机构更具有潜力和优势。而银行的消费金融业务主要集中于金额相对较大的领域,大量的日常消费场景难以覆盖。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金融企业已经在消费金融场景化战争中稳脚跟,而一贯保守的银行业受到体制、技术、政策和市场需求等多条件制约,市场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试图逆袭总体还是处于下风。
然而,资金驱动模式的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也有自己的优势——贷款额度高、利率低、风控严格、流程规范。其占有金融牌照也极具优势。一位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负责人表示,相对没有牌照也在做消费金融的公司,拥有牌照的公司资金来源上更加广泛,消费金融公司可以通过同业拆借、股东存款、发行金融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发行ABS等渠道融资,经营杠杆可以做到八九倍。此外,持有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作为政府批准的金融机构,可以直连央行征信系统,获取征信数据,辅助风控工作。
来源: 新快报

嘿瑶瑶
金评媒责任编辑


- 情报 | 阿里巴巴2022年全年裁员1.9万人;2022年腾讯投资次数下跌近八成;近250家企业已用ChatGPT代替员工
- 情报 | 叮当健康拟明日上市;小鹏飞行汽车最高可以飞1000米;恒大要求9月30日前全面复工
- 情报 | 知情人士称马斯克最快本周买下推特;快狗打车二次递表港交所;券商回应App违法违规被通报
- 光年速递 | 去哪儿实行混合办公;铁路12306硬刚飞猪;快狗打车下调天津抽佣率至10%...
- 情报 | 开课吧被申请破产审查;腾讯音乐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市场;京东快递将推全新保价服务
- 情报 | 寺库再被申请破产审查;网易云旗下社交App被指涉黄;多家共享单车被曝优惠价杀熟
- 情报 | 恒大汽车公告称或有停产风险;中公教育回应考不过全额退款分十期;法拉第未来宣布FF 91将于3月30日开始生产
- 光年速递:Meta为AI花数百万美元购买明星声音授权;Character.AI核心团队并入谷歌;英伟达回应新款AI芯片推迟发布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交付首辆FF91;OpenAI或在2024年底破产;特斯拉宣布部分车型降价
- 情报 | 威马汽车年亏损82亿元远超“蔚小理”;乐视经典商标Le将被拍卖;福特因车标短缺致使车辆无法正常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