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业务崛起 保险资管盈利“一枝独秀”
【摘要】今年前三季度,保险公司的利润总额出现普降,唯独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利润总额逆势大增。从记者的采访调查来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业绩“一枝独秀”的背后,与其第三方业务的崛起密不可分。

今年前三季度,保险公司的利润总额出现普降,唯独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利润总额逆势大增。从记者的采访调查来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业绩“一枝独秀”的背后,与其第三方业务的崛起密不可分。
来自保监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保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1569.60亿元,同比下降35.68%。其中,产险公司、寿险公司、再保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29.35%、47.15%和32.61%。相比之下,前三季度,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预计利润总额56亿元,同比增长23.68%。
“最近一年,第三方业务发展迅猛,对我们的利润贡献较大。”昨日,北京某中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尝试通过受托管理、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投资顾问等多种模式为第三方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据上述负责人透露,为大力发展第三方管理业务,去年下半年,他们专门设立了财富管理中心,并大量从基金、信托等行业招兵买马。目前,其投资范围已涵盖固定收益类、权益类、非标资产类等多种类别。
第三方业务的持续崛起,已成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疆拓土过程中的常态。上证报记者从另一家规模位居行业前列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悉,他们内部一直在持续推进落实多元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方针。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及所属子公司管理的第三方资产规模就已经达到“千亿级”。
业内人士认为,从受托的资金类型来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承接了企业年金、养老金、银行资金、境外资金以及来自其他保险机构的资金;从业务载体来看,既可以面向第三方发行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也可以向第三方提供投资顾问服务。
来自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9月,10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共注册各类资产管理产品17项,合计注册规模602亿元。这意味着,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注册量创年内高点。
在资产管理藩篱已被击破的大背景下,进军第三方市场,将是各资产管理主体延续活力的大势所趋。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急速开拓第三方业务之际,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第三方产品线的结构将更复杂、形式更多样、涉及面更广,显然需要不断补充更多更专业的复合型投资人才,此外销售能力、挖掘客户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泛资产管理时代,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需要与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进行竞争,只有在市场上学会 游泳 的机构才是好机构,行业须正视自身的资产管理优势和风险把控。”沪上一家中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如是坦言。
来源: 中证网

爱财经



- 情报 | “苹果版余额宝”总存款已超100亿美元;黄浩卸任蚂蚁商诚公司法定代表人;Uber开发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 情报 | 腾讯地图宣布PC端将停止服务;大众汽车再度出售保时捷股份;58同城所持4440万股权被冻结
- 情报 | POS机套现百万将被立案;微软IE浏览器6月16日正式退役;恒大地产再被强制执行16.9亿
- 情报 | 恒大挂牌转让原深圳总部地块;马斯克称推特可能破产;QQ内测微信登录
- 情报 | 华为回应P70预售时间曝光;恒大地产涉嫌欺诈发债208亿;茶百道计划4月在港交所上市
- 情报 | 抖音否认进军基金销售领域;新东方文旅公司正式成立;胡润发布元宇宙潜力企业榜
- 情报 | 港交所考虑降低大型科技公司上市门槛;雷军卸任小米电子软件董事长;今年有3400多家芯片公司消失
- 情报 | 陆金所回应裁员传闻;有货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微软AI识图微信小程序已暂停服务
- 情报 | ofo因15万行政处罚案件被限消;小米汽车预计明年上半年量产;拼多多跨境电商业务将正式登陆澳洲
- 情报 | 阿里巴巴2022年全年裁员1.9万人;2022年腾讯投资次数下跌近八成;近250家企业已用ChatGPT代替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