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亿理财流入地产 银监会关闭违规资金输出闸门
【摘要】银行理财流入地产资金猛增,上半年增加了0.5万亿元,增速高达32%。由于地产调控,银监会开始严控银行理财违规流入地产。

银行理财流入地产资金猛增,上半年增加了0.5万亿元,增速高达32%。由于地产调控,银监会开始严控银行理财违规流入地产。
没有好的投资渠道,多数银行理财资金流入了房地产领域,在房地产整体调控的大背景下,为了避免风险,银监会在近日召开的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不得不针对房地产领域的金融风险再做要求。
会议指出须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严格执行房地产贷款业务规制要求和调控政策;审慎开展与房地产中介和房企相关的业务;规范各类贷款业务管理,严禁违规发放或挪用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加强理财资金投资管理,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并加强了房地产信托业务合规经营。
有观点认为,年初以来的银行信贷政策及房地产政策促使房价及房地产市场膨胀,导致金融资本及信贷资金大部分投向房地产领域,而其他行业资本流入严重不足。不过,银监会的此番“技术性踩刹车”是实质生效还是流于形式,业内人士认为,仍将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何为违规尚无具体规定
会议的内容提到了两个违规,一是“严禁违规发放或挪用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二是“加强理财资金投资管理,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
根据《投资者报》记者从管理部门了解到的信息显示,何为“违规”目前尚没有看到有新的细则和文件来指导业务的具体操作。
据悉,目前银行理财集中登记、信息披露、理财托管结算、理财大数据库建设和理财研究、创新、咨询评价等主要集中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财中心”),不过,理财中心虽然名气大,成立时间却不长,据悉,该中心由中债登发起,经银监会、财政部批准,于今年成立。
而在理财中心登记管理的银行理财产品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各大行私人银行的定制化产品,这类理财可以先行发售或投资,后登记;另一类是面向普通大众的一般个人理财,这类产品则需要提前在理财中心作报告,报告通过后才能发,发了以后再登记。
“一般的,银行理财产品通过理财中心的平台报告银监会,银监会也通过理财中心的平台看产品。”知情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介绍,针对日前的银监会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在登记和监测端目前尚没有看到具体的要求,工作仍在正常进行。
喊话地产降温
那么,银监会的此番政策发声又是因何而起呢?这从中债登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6上半年)》便可见一斑。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有13.06%的银行理财资金流向了房地产,规模占比从去年的第三升至了第二,共计2.09万亿元。而2015年年末,银行理财投向实体经济15.88万亿元,其中投向房地产的占比仅9.68%,即余额为1.54万亿元。这也就意味着,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新增了5500亿元。
无形中,银行资金对地产的偏爱也推高了本轮房价和房地产市场的膨胀。“买地买房都有银行的资金,银行资金不仅在消费端加杠杆,在土地市场也存在违规放款行为,包括土地拍卖保证金、土地出让金等,还有理财资金通过信托等方式进入房地产。”
分析人士认为,政策调整的一大原因是,今年对公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之一房地产遭严控。
“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疯狂使得监管层不得不为市场降降温,有利于预防爆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也符合10月开始的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调控。”
而随着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监督管理越发规范,对相关数据指标的跟进、监测和研究,监管层对银行产品的后台管理也越发严格。
资金或流向基建
业内预计,此项政策“预警信号”明显,更有利于国企以及大型房企的规范发展,房企的两极分化也将继续加大,进入盘整期。
而有观点认为,不良增高的银行业也在“趋利避害”,由于缺乏其他投资主体,银行对地产的加码导致金融资本及信贷资金大部分投向房地产行业,而其他行业资本流入严重不足。
与此同时,银行似乎还是很难将钱借给实体的企业,部分银行将支持对象转向了基建。有银行明确最新贷款政策,凡是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审批立项的国家级、省级和区域重点建设项目(含PPP项目),审批权按额度一律下放省级分行。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随着房产销量下滑,中国经济将面临下行压力,而要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所提到的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标,或许得靠基建发力。
“基建更偏民生工程。”而在此之前,银行投入了大量信贷资源在与政府相关的项目领域,还有个人按揭贷款以及房地产。除此之外,根据理财中心的报告,上半年新发行理财产品以低风险等级为主。
来源: 财经综合报道

小石头
金评媒责任编辑



- 情报 | 嘀嗒顺风车内吸烟扣除行为分6分;华为账号好友消息于6月30日起停服;美的集团裁员力度加大
- 情报 | 万达集团高级副总裁刘海波被带走;恒大新能源汽车被强执1.2亿;交个朋友回应锤子科技经营异常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交付首辆FF91;OpenAI或在2024年底破产;特斯拉宣布部分车型降价
- 情报 | 阿里巴巴月底推出跨境出海平台Miravia;陆正耀库迪咖啡3亿成立供应链公司;亚马逊公司证实已开始裁员
- 情报 | 圆通副总裁被立案;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路试谍照曝光;特斯拉明年将推出新款高性能版Model 3
- 情报 | 江淮拟转让蔚来工厂资产;钟薛高回应欠薪风波;谷歌旗下多公司裁员
- 情报 | 富途控股预计于12月30日在香港上市交易;蔚来将在 NIO Day 2022 推出全新车型;睿蓝汽车宣布将进行价格调整
- 情报 | 知乎回应“新一轮裁员”;爱彼迎将关闭中国本土业务;寺库网创始人李日学撤回私有化要约
- 情报 | 中国互联网大厂订购50亿美元英伟达芯片;吉利与百度合资成立汽车科技公司;极氪百万超跑 ZEEKR 001 FR 官宣
- 情报 | 马斯克承认推特可能会失败;特斯拉新款Model 3售价预计在20万元左右;Skype国内10月1日停止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