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净化IPO环境 欺诈发行成监管风暴中心
【摘要】证监会对IPO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再出“重拳”。上周五,证监会稽查部门对一家IPO申报企业和5家上市公司正式启动立案调查的行政执法程序。这是证监会部署IPO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专项执法行动以来,首批进入正式立案程序的案件。这意味着,A股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监管风暴,IPO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已成为本轮监管风暴的重心。

证监会对IPO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再出“重拳”。上周五,证监会稽查部门对一家IPO申报企业和5家上市公司正式启动立案调查的行政执法程序。这是证监会部署IPO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专项执法行动以来,首批进入正式立案程序的案件。这意味着,A股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监管风暴,IPO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已成为本轮监管风暴的重心。
据了解,上述6起案件主要是因为相关发行人、上市公司存在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的重大嫌疑。而发行人、上市公司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法关联交易、违规资金占用、恶性利益输送等严重违法犯罪线索,违规披露的根源是公司治理存在缺陷、内部管理流程混乱、风险内控流于形式、合规披露意识淡薄。
因此,对于本次集中部署的6起案件,证监会表示,稽查部门将在前期核查的基础上,按照查处坚决、打击有力、追责全面的目标依法查办,对相关企业披露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完整性进行深入调查,同时对保荐、审计评估和法律服务等中介机构的执业行为是否勤勉尽责进行全面核查,一旦发现涉嫌违法违规问题,立即启动正式立案调查程序。
“调查工作将本着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涉案主体、绝不放过任何一项违法失职行为、绝不放过任何一项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的原则,坚决把依法、从严、全面监管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的坚决表态也让我们看到了监管层对于打击IPO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坚决态度。
众所周知,证券市场的投融资活动高度依赖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披露,IPO欺诈发行及虚假披露严重背离诚信原则,严重违反法律规范,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最为严重的三大证券欺诈行为之一,历来是各国监管机构监管执法的主要领域。
据证监会统计,今年上半年,证监会共受理涉嫌证券期货违法违规线索338起,启动初步调查案件241起,新立案件138起,新立涉外案件76起。办结立案案件101起,同比增长25%,移送公安机关案件28起,同比增长27%,累计对253名涉案当事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冻结涉案资金20.1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在办案件444起,同比增长48%,案件查处数量继续呈现快速攀升态势。上半年,IPO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33起,中介机构未按规定履职案件18起,增长明显。
笔者认为,监管层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零容忍”不仅是净化IPO市场环境的有效措施,也是对投资者权益的有效保护,更是真正铸就资本市场“诚信底线”的重要举措。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在重拳打击IPO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也要加大对此类行为的处罚力度。可考虑在《证券法》修改中提高对欺诈发行的处罚标准。据了解,这一点监管部门已在考虑之中,在日前召开的一次证券监管培训会上,监管部门权威人士明确表示,当前欺诈发行的违法成本太低,需要改进与反思,欺诈发行违法成本肯定要提高,监管处罚标准肯定要提高,欺诈发行的违法者甚至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来源: 证券日报

提拉米苏



- 情报 | 特斯拉已正式开始裁员;趣店创始人罗敏开卖预制菜;快狗打车香港IPO孖展暂录逾1.12亿港元
- 情报 | 恒大或7月底公布重组计划;特斯拉将整体裁员3%-3.5%;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20万台
- 情报 | 叮当健康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恒大回应恒驰汽车被并购传闻;北京多家银行可做接力贷
- 情报 | 汇丰据悉拟拆分印尼业务上市;腾讯新闻回应传言;开课吧裁员规模控制在30%
- 光年速递 | 紫光集团宣布更名为“新紫光集团”;雷军将重新主持手机发布会;萝卜快跑无人车售价仅20.46万元...
- 情报 | 陆金所回应裁员传闻;有货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微软AI识图微信小程序已暂停服务
- ESG每周资讯 | 中国出海氢企助力巴黎奥运实现低碳目标
- 情报 | 涂鸦智能预计7月5日在港交所上市;阿里女员工被侵害”案一审宣判;Netflix本周将进行新一轮裁员
- 情报 | 富途控股预计于12月30日在香港上市交易;蔚来将在 NIO Day 2022 推出全新车型;睿蓝汽车宣布将进行价格调整
- 情报 | 京喜拼拼并入零售业务;豆神教育收关注函;全球15家数字支付公司中支付宝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