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益:打造慈善新形态

首页 > 观点 >正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资讯唾手可得,互联网+公益,应运而生。

  2死土豆  ·  2016-10-24 10:20
互联网+公益:打造慈善新形态 - 金评媒
作者: 2死土豆   

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借由互联网,全民公益成为潮流。互联网正在公益事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涌现了大量基于互联网的公益品牌,每年的5月25日甚至被定为“互联网公益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6)》数据显示,2015年,慈善公益事业取得丰硕成果,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65.8万个,比2014年的60.6万个增长8.6%。其中有社会团体32.6万个,基金会4719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2.7万个。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公益形式蓬勃兴起,公益形态日新月异,涌现出多形态,大致分为以下模式:

一、慧捐,提供爱心资金  

经济水平普遍提高的当前,贫困山区失学儿童、孤寡老人、偏远山区贫苦现状以及突发意外灾害,大额集中爱心捐赠,仍是公益主流。

公益慈善,既是企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的对外形象。日前,马云宣布减持990万股阿里巴巴股票,继续推进公益。据了解,马云公益基金会自2014年成立,逐年加力推进“马云乡村教师计划”,此外,联合全国媒体发起的“天天正能量”公益活动,也带动社会大众走进公益,汇聚爱的力量。谈及公益,阿里巴巴集团公益开放平台总监王崇和表示“公益不是看你捐了多少钱,而是你唤醒了多少人的爱心”。唤醒,加入,引发爱心传递接力,提高参与程度,正是公益更深的内涵。而人际传递正是互联网的天然优势。

二、多元主体参与,公益众筹

作为新兴崛起的形式,公益不再是一人力量,借由互联网,公益资金筹集变得简单便捷、执行公开透明。公益慈善趋向大众化、开放化和高效化。小额、便捷、及时的公益共筹蔚然兴起。

报告指出,“互联网+公益”通过多地、多点、多项目的连接,使传统的慈善捐赠方式去中心化,各种公益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的传播方式,并通过社交熟人网络,将公益慈善行为的影响力成倍放大。

其中,“9·9公益日”作为互联网企业发挥技术平台优势、调动各方资源打造的全民公益节,令人瞩目。报告特别强调,“互联网+公益”这一模式,为未来的公益事业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可能性。捐赠金额和参与人数创下国内互联网募捐纪录,还以便捷、快乐的参与方式推动了公益理念和捐赠文化的普及,激发募捐市场主体的竞争意识。 

三、公益资源和商业资源交换

跨界、创新、融合是公益形式的新特点。公司在大力开发商业资源的同时,不忘公益,并将线上线下联动,实现资源最大化,激发更多可能性,推进可持续化。

慈善转型过程中,公益金融被外界视为新潮流。互联网金融作为传统金融的重要补充,是实践普惠金融的重要载体。提及互联网金融,“高收益“、”时代趋势”、“合规”、“安全”是绕不开的字眼。聚焦互联网金融发展,无可厚非。但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凭借便捷迅速的网络技术以及雄厚的资金加持,在公益事业上,快马加鞭,优势凸显。坚持公益,有望进一步晋升公益新力量,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以网贷平台团贷网为例,自2012年推出 “1218爱心日”,已成功举办三届。据悉,该网贷爱心日,旨在为年底资金流动紧张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需求,该爱心日融资额不断突破新高,2015年就创下11小时突破3亿的新纪录,“这意味着在平台融资的小微企业获得了3个亿的救急资金!” 团贷网新闻中心总监李先全曾这样表示。平台在发展过程中,扶贫助学、爱心捐赠、关爱城市弱势群体、实地爱心走访等等也是平台在公益慈善事业上的涓涓爱心汇聚。

网贷平台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帮助用户在中介平台投资理财收获经济价值的同时,进一步延伸出社会价值,落实普惠金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同时,引导用户由单纯投资向带有慈善公益性质的投资,更好兼顾金融回报和社会回报,达到新平衡,助力全民公益。通过慈善和金融充分配合,达成双赢发展,具有创新意义。

公益践行,历来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随着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资讯唾手可得,互联网+公益,应运而生。在商业服务发展的同时,加入创新元素,带动全民公益,日常点滴随手公益,积攒慈善,打造全新慈善和信任体系。 互联网+公益,在路上!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2死土豆

互联网金融从业者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