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平台生存考验:大平台增速明显 中小平台艰难转型
【摘要】国务院日前出台互金专项整治方案,距8月24日《网贷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不到2个月。网络借贷平台正逐渐回归信息中介、小额分散、服务实体以及普惠金融的本质。

国务院日前出台互金专项整治方案,距8月24日《网贷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不到2个月。网络借贷平台正逐渐回归信息中介、小额分散、服务实体以及普惠金融的本质。
受密集监管及限额等规定影响,部分网贷平台业务受到一定冲击。行业加速分化的过程中,平台现马太效应,实力强好的平台越来越好,同时也有不少中小平台正在谋求转型艰难求生。
行业整体收益下降
监管细则发布后,红岭创投宣布明年3月将停发大标,宜人贷则表示三个月内完成限额整改。业内人士表示,同一自然人在同一平台借款上限20万元的限制对行业业务影响较大,监管限制下,一些平台开始转型或开始合规性整改,这就会导致过渡期内发标减少,或标的额度降低。
而监管的要求对实力较强的平台影响并不大,反而凸显马太效应。
小额消费信贷的合规优势,会随着网贷行业的逐步规范化越来越明显。三季度拍拍贷平台上20万元以上借款占比仅为0.02%,1万元以下的消费性借款占比则高达98.34%,单笔平均借款额度为2716.54元。
中小平台退出
随着监管趋严、投资收益下滑等多种因素影响,线上理财服务也面临新一轮的调整。7月20日,知名平台美利金融宣布停止线上理财平台运营,将用户账户本金与利息结算,并退回至用户账户,转向专注于资产端业务。
良性退出已成为监管出台后的常态。据网贷之家调查,8月24日《暂行办法》出炉后,停业转型平台的数量占比明显多于问题平台。此前一些运作不规范但问题又不是很大的平台,在资金存管、信息披露、网络安全、账户合规等方面不愿投入大成本改造去满足监管要求,于是在监管来临前清盘退出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据了解,在监管之后不少中小型平台选择转型如专做私募、消费金融等来谋求合规。但由于本身就是红海市场,现在在转型进入工作开展难度也较大。
投资者以安全合规为标准的投票正在进行中,规模较小的平台被分流成为趋势,大平台虹吸效应更加凸显。
前两年行业的火热吸引了一大批资本和制度套利者进入,激烈的竞争推高了整个行业的获客成本和运营成本,很多中小平台在资金端并没有线上流量的优势。而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已进入优质平台与巨头竞争的下半场,未来将是一个存量淘汰的时期。

久久投
久久投是专注于医疗健康和TMT产业整合的互联网非公开股权投融资平台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宣布进军中东市场;马云成立马家厨房公司;中国跨境电商四小龙征战「黑五」
- 情报 | 蔚来拟在新交所二次上市;王思聪香蕉计划公司已注销;印度法院解除对小米7.25亿美元资产的冻结
- 情报 | 小米汽车开始筛选交付中心;北京现代新能源车发展遇冷;FF宣布一项特别股东大会补充提案
- 情报 | 国产特斯拉已开始在泰国交付;蔚来手机预计很快上市;小米距离拿到造车资质还差很远
- 情报 | 恒大挂牌转让原深圳总部地块;马斯克称推特可能破产;QQ内测微信登录
- 情报 | 腾讯音乐旗下TME数藏近乎停摆;重庆小米消费金融被罚50万元;美方将审计中概股
- 情报 | 罗永浩退出锤子科技集团公司法人;零跑汽车明日挂牌上市;恒大地产再被强制执行13亿
- 情报 | 美团将于5月中正式开始在香港营运;网易起诉亚马逊云科技违约;多款苹果电脑内置比特币白皮书
- 情报 | 碧桂园否认工作组进驻;瑞信本周开始裁减80%香港投行员工;华为15亿元成立地产公司
- 情报 | 恒驰5将于7月开启预售;商汤科技暴跌超40%;B站小视频App“轻视频”今日正式停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