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泄露个人信息的银行“内鬼”,必须用严刑峻法
【摘要】网民表示,对于这些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内鬼”,必须使用严刑峻法;同时加强信息安全机制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据媒体10月17日报道,四川绵阳警方最近破获公安部挂牌督办的“5·26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抓获包括银行管理层在内的犯罪团伙骨干分子15人,查获公民银行个人信息257万条,涉案资金230万元。
令舆论广为关注的是,湖南一银行行长参与其中,售卖征信系统查询账号。网民表示,对于这些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内鬼”,必须使用严刑峻法;同时加强信息安全机制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犯罪成本低 “内鬼”铤而走险
网民谴责说,连银行行长都监守自盗,信息保护还能相信谁?个人信息泄露现状令人触目惊心,是因为贩卖个人信息付出的代价太小,所以一直有人铤而走险。执法部门须对此严惩不贷。
网民“逍遥子108”说:“银行应该是信字当头的,现在却成为最不诚信的源头!提供信用查询的机构却是出卖个人信息的地方!”
舆论呼吁,现在动不动就实名制,但实名制的关键是要保障信息安全。
网民“SXDDDR”说:“(对这种行为)一律以危害公共安全罪重判!造成后果的数罪并罚!这样才能保护民众,震慑罪犯!”网民“碧落UU”也表示,必须大力严惩。“没有这样的人,那些诈骗的信息就没有这么多人信。执法力度必须严厉到让那些有权有渠道的人感到害怕!”
正本清源须加强机制建设
网民认为,这种“内鬼”不但银行有,其他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业、部门也不少。
据媒体报道,自今年4月公安部部署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以来,截至9月底,全国公安机关网络安全保卫部门已查破刑事案件1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300余人,其中银行、教育、电信、快递、证券、电商网站等行业内部人员270余人。
网民建议,除了尽快加大对信息泄露的打击力度,还应建立严格的公民个人信息监管系统,正本清源,同时加强公民自我信息安全保护的意识。
据了解,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上,为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央政法委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落实源头防控责任,加大信息源头保护力度,严惩监守自盗的内部人员。
网民“潘如龙”认为,我们不能指望(银行、电信等企业)每个员工都凭道德自律来保护个人信息,只能通过严密的制度加以防范。企业必须加强管理,对泄露信息的当事人进行严肃的处理,并移交公安机关。同时,要加大安全投入,开发员工上网管理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有效管控员工的违法违规行为。而各行业的主管部门必须加强执法监督,加大对相关企业负责人的问责力度,督促企业加强管理。

财经360



- 情报 | 腾讯音乐旗下TME数藏近乎停摆;重庆小米消费金融被罚50万元;美方将审计中概股
- 情报 | 腾讯回应出售美团股权传闻;南京银行收购苏宁消金控股权获监管批复;恒大物业和中国恒大遭香港财汇局调查
- 情报 | 每日优鲜负债15亿到18亿元;李嘉诚拟“抄底”香港恒大中心;诺领科技人去楼空
- 情报 | 蔚来手机NIO Phone正式亮相;巨人集团回应史玉柱新增股权冻结;爱驰被曝已人去楼空
- 情报 | 预计2023财年微软将裁员1.1万人;宁德时代上半年营收几乎等于整个韩国电池行业;马斯克称汽车行业两年内或从缺硅变缺电
- 光年速递:Meta为AI花数百万美元购买明星声音授权;Character.AI核心团队并入谷歌;英伟达回应新款AI芯片推迟发布
- 情报 | 广汽菲克将申请正式破产;福特电马紧随特斯拉降价;极氪汽车回应将被分拆并独立上市
- 情报 | 万达集团高级副总裁刘海波被带走;恒大新能源汽车被强执1.2亿;交个朋友回应锤子科技经营异常
- 情报 | 花呗借呗原运营主体均已去除贷款业务;小米辟谣汽车发布会定档12月28日;咪蒙四部短剧全被下架或禁投
- 情报 | 阿里巴巴2022年全年裁员1.9万人;2022年腾讯投资次数下跌近八成;近250家企业已用ChatGPT代替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