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举牌凸显投资困境 中小保险价值转型成必然
【摘要】今年以来,险资在二级市场上依然风光无限,举牌事件也未曾脱离保险业视野。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1月开始,共有6家保险公司参与上市公司举牌。百年人寿、国华人寿、前海人寿和阳光人寿等均在举牌险企之列。

险资举牌还在继续。今年以来,险资在二级市场上依然风光无限,举牌事件也未曾脱离保险业视野。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1月开始,共有6家保险公司参与上市公司举牌。百年人寿、国华人寿、前海人寿和阳光人寿等均在举牌险企之列。
低利率市场环境下,“资产荒”一定程度加剧了险企的投资困境。分析人士认为,在利差收窄的趋势下,大保险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发展个险、期交业务,而中小保险价值转型是必然选择,将重心从投资端逐渐转移至负债端,减少对投资的依赖程度。
市场
国华人寿举牌天宸股份
上周国华人寿继续增持天宸股份也引来外界关注。自9月2日至10月10日,国华人寿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易增持3433万股,占总股本的5%。
此前,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7月15日、2015年7月28日至8月4日、2015年8月19日至8月26日期间,国华人寿分三次每次买入天宸股份2288.9万股,每次占比均为5%。截至10月10日,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已合计持有1.37亿股天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0%。
今年以来国华人寿在二级市场的大动作并不少。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半年报,国华人寿共进入16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持仓市值逾110亿元,行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零售业等板块。其中,持有流通股比例在5%以上的公司除天宸股份外,还有新世界、华鑫股份、天海投资、国农科技、东湖高新、有研新材等。
除此之外,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保险公司在A股掀起举牌上市公司的热潮,以前海人寿、国华人寿、安邦保险为代表的险资,连续举牌多家上市公司,也引起市场强烈关注。申万宏源证券研报显示,2015年共计10家保险公司累计举牌36家上市公司股票,投资余额为3650亿元,在总体资金运用余额中占比3.3%,平均持股比例为10.1%,36家上市公司中,21家为蓝筹股,投资余额占全部举牌股票的93%。
从举牌方的主体结构看,举牌多的保险公司大多保费规模扩张较快,且保险资本的偏好呈现一定的差异化,安邦、前海人寿偏好低估值大盘蓝筹,而国华人寿、中融更偏好高估值成长股。
而今年以来,还有百年人寿分别于今年1月和3月举牌胜利精密和万丰奥威;国华人寿1月举牌长江证券。此外,恒大人寿4月份参与宝鹰股份定增并持有6.35%股份;泰康人寿6月份也通过旗下泰康资产参与保利地产定增后持有其7.35%股份。
分析
未来监管导向如何?
不过,伴随着险资举牌的“疯狂”,由此引发的流动性风险也引发了监管层关注。在此期间,保监会先后发布了关于万能险、人身险和保险机构股票投资行为的相关监管规定。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曾指出,“保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应从两个方面客观看待,一方面,加大股权投资是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大力发展直接融、支持资本市场发展、降低宏观经济杠杆的大方向;另一方面,对少数公司举牌行为引发的风险保持警惕,防止投资基金所带来的流动性、期限错配等潜在风险。”
为了防范流动性风险。9月初,保监会印发《中国保监会关于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监管工作的通知》,提高万能险等人身保险产品风险保障水平,杜绝将人身保险产品简单异化为短期理财产品的行为;建立产品退出机制和问责机制。同时,这也是保监会自3月底对短期理财型保险产品实施监管后,再度对人身险产品作出的监管。
同时,为了抑制将保险作为杠杆融资平台进行恶意收购,引导合理的财务投资。8月底,保监会还下发《关于加强保险机构与一致行动人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对险资及一致行动人举牌、参与上市公司收购等行为实施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同时禁止险资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收购上市公司。
分析人士指出,未来监管政策的重点在于:防范流动性风险与引导合理财务投资,而并非完全禁止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或者禁止理财险的发展。低息环境下,保险公司举牌低估值、高股息率的蓝筹股无可厚非,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体现了保险行业在投资方面的一定专业能力,对于保险行业未来资产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教授王旭瑾在接受采访时也指出,举牌是正常现象,后续依然会存在。而举牌除依赖资本市场表现外,还取决于公司的投资风格。
不过,针对中小险企大规模举牌能否持续?业界普遍认为将难以持续。来自申万宏源证券的观点认为,首先,监管加剧或导致万能险销售回落,按照用足额度测算,预计对2016年销售影响有限,2017年万能险保费开始负增长,但不会断崖式下降;其次2015年末险资大规模举牌后,其权益类资产占比已经接近30%的政策红线,预计后续举牌空间有限。而且,预计2017年起将是保单到期和退保的高峰,保险公司至少需要同等规模的保单资金流入才能覆盖资金流出,未来需重点关注规模保费的增长。
总体来看,保险行业格局正在呈现出明显分化:大保险未雨绸缪,中小保险倒逼转型。在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王丛云看来,在利差收窄的趋势下,大保险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发展个险、期交业务。而中小保险价值转型是必然选择,如发展个险渠道产品;将重心从投资端逐渐转移至负债端,减少对投资的依赖程度。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王璐
金评媒责任编辑



- 情报 | 阿里巴巴2022年全年裁员1.9万人;2022年腾讯投资次数下跌近八成;近250家企业已用ChatGPT代替员工
- ESG每周资讯 | 中国出海氢企助力巴黎奥运实现低碳目标
- 情报 | VUE VLOG将于9月30日停止运营;Soul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愉悦资本近40亿元新募资首次关账
- 情报 | ofo及戴威被追讨5亿欠款;腾讯WiFi管家今日正式停服;国美电器被申请破产清算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启动「交付共创日」;蔚来手机即将于9月发布;特斯拉或每天被罚款19万
- 情报 | 蔚来手机即将上市;Model 3改款有望在半月内上市;比亚迪汽车鼓励举报腐败行为
- 情报 | 预计2023财年微软将裁员1.1万人;宁德时代上半年营收几乎等于整个韩国电池行业;马斯克称汽车行业两年内或从缺硅变缺电
- 情报 | 腾讯地图宣布PC端将停止服务;大众汽车再度出售保时捷股份;58同城所持4440万股权被冻结
- 情报 | 小红书福利社店铺宣布将停售;启明创投回应“信息套取”;2024款小鹏G9定档9月19日上市
- 情报 | 滴滴被罚80.26亿;恒驰5订单数破3.7万辆;字节跳动估值跌破30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