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工场:科技与金融深度交融时代已到来
【摘要】近年来,金融科技市场迅速发展,FinTech(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国内外金融行业的一个新的风向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出现并应用于金融,催生了信贷工厂(或称信贷工场)、智能投顾、量化投资等新型金融业务模式,提升了金融体系效率,科技与金融深度交融的时代已经到来。

近年来,金融科技市场迅速发展,FinTech(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国内外金融行业的一个新的风向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出现并应用于金融,催生了信贷工厂(或称信贷工场)、智能投顾、量化投资等新型金融业务模式,提升了金融体系效率,科技与金融深度交融的时代已经到来。
其中,“信贷工厂”模式起源于海外,已被多家中国国内银行采用,主要用于中小微企业的信贷审批。这些企业单笔贷款额度小、风险高,实际具有零售贷款性质,面对较高的运营成本,这类业务对于银行来说明显“不划算”。而“信贷工厂”模式却通过提高效率,发挥出了小企业信贷规模成本和规模收益,为银行重回小企业信贷市场找到了利器。与传统金融相比,新金融机构所面对的环境更具挑战,新金融机构以服务普惠金融群体为主,其征信脸谱更为模糊,对于新金融机构来说,需要更积极地拥抱数据科技,去解决普惠金融难题。
众所周知,传统的信用审核主要依托财务报表,以及抵押和担保的方式,成本高、风控漏洞多、操作风险不易管理。随后出现的“信贷工厂”模式,又称淡马锡模式,是指银行进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管理时,设计标准化产品,对不同产品的信贷作业过程就好像工厂的“流水线”,从前期接触客户开始,到授信的调查、审查、审批,贷款的发放,贷后维护、管理以及贷款的回收等工作,均采取流水线作业、标准化管理,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出现的“信贷工厂2.0”模式(即“信贷工场”模式)是“信贷工厂”的升级版,强调利用消费场景、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通过强大的量化系统,减少人工操作,节省运营成本,降低操作风险。
对于普惠人群来说,长期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融资难的问题,新金融已经有了成功的尝试。而降低小微融资成本,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需要在数据、系统、创新等方面进行持续投入。
作为国内的金融科技公司来讲一直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普惠金融的规模化。通过数据科技、大数据等技术,以信贷工场为风控核心,对普惠群体进行风险定价。近日夸客金融与学术上有领先地位的清华五道口《清华金融评论》携手,打造“信贷工场:数字普惠金融解决方案”白皮书。双方力邀普惠金融方面的资深专家、普惠金融相关政策的制定者、智能金融方面的顶尖学者,组成强大的研究团队,将针对“信贷工场”的一般原理、发展过程和未来趋势及应用做出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国内外金融机构及企业的案例展开研究。

秦楠楠
金评媒记者



- 第二届金融服务创新与客户体验峰会邀您12月上海相聚
- 百融云创打造金融SaaS云平台 提供全生命周期科技服务
- 聚焦国际化视野,WOFE是狼还是羊丨外资私募行业2022年的新畅想和新方向
- 第十七届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大会盛大开幕!
- 宜信财富客户企业家:做数字化时代“加速键”!
- 2022未来交易银行峰会圆满落幕!
- 报名倒计时!参会席位有限,报名从速!2023零售银行领导者年会暨第十八届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论坛于2023年3月9日-10日上海隆重召开!
- 欧科云链研究院:准确看待DC/EP与跨境支付的关系
- 2月27-28日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 第十七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即将开幕(附完整议程)
- 2021第二届亚太数字银行暨金融科技创新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