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管不玩文字游戏,伪银行存管模式大揭秘!

首页 > 观点 >正文

【摘要】近百家P2P平台对外声称其平台上的资金都由银行进行存管,但真实的情况是,其口中的银行存管只是和银行签了合作协议,还没有完成真正的对接工作,银行目前也仅仅是提供了第三方支付通道功能并没有提供银行存管功能。更有甚者,则纯粹就是浑水摸鱼,欺骗投资者,并没有和银行签署资金存管协议,更没有进行真正的银行资金存管,属于拉大旗做虎皮,下面我们就来扒一扒那些所谓的银行存管背后的猫腻。

  流芳茗  ·  2016-09-30 14:05
银行存管不玩文字游戏,伪银行存管模式大揭秘!  - 金评媒
作者: 流芳茗   

今年8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其中要求P2P平台设立银行存管,引发业内广泛关注。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银行存管?伪银行存管又是怎样招摇撞骗?

资金存管最初是在证券行业中诞生的。用户进行证券交易的资金,一开始是由证券公司在银行建立一个账户直接管理,但这样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证券公司可以直接挪用用户的资金,而没有任何束缚。

后来,监管层要求客户资金必须统一由商业银行存管。在这种存管模式下,证券公司只负责客户证券交易的管理,资金结算与管理由银行负责。

该制度有效地在证券公司与客户资金间建立了隔离。也就是说,每一笔资金的流动,是有真实的证券交易背景的,并有数据纪录,银行可以核对数据。相当于给证券公司们戴上了一个紧箍咒。

延伸到P2P行业,简而言之,银行存管就是:由银行管理资金,平台管理交易,做到资金与交易的分离,使得平台无法直接接触资金,避免客户资金被直接挪用。

网络借贷暂行办法明文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行自身资金与出借人和借款人资金的隔离管理,并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

根据网贷之家数据,截止2016年7月1日,有135家P2P平台与银行签订了资金存管协议,签约率占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5.6%,其中正式接入银行存管系统的只有38家。

而有近百家P2P平台对外声称其平台上的资金都由银行进行存管,但真实的情况是,其口中的银行存管只是和银行签了合作协议,还没有完成真正的对接工作,银行目前也仅仅是提供了第三方支付通道功能并没有提供银行存管功能。

更有甚者,则纯粹就是浑水摸鱼,欺骗投资者,并没有和银行签署资金存管协议,更没有进行真正的银行资金存管,属于拉大旗做虎皮,下面我们就来扒一扒那些所谓的银行存管背后的猫腻。

诡计1:寅吃卯粮

P2P机构仅仅与银行电子银行部达成开户协议,就对外宣称“已获得银行存管资质,实则还未进行到银行存管这一步,中间涉及到许多审核的手续,未必能够通过,存管资质更是无从谈起。

诡计2:虚晃一枪

此类P2P机构仅仅是在银行开户,通过第三方支付,将投资人的钱充值到公司自己的银行账户上,却打着和第三方支付以及银行联合资金存管的旗号,给平台增信,误导投资人,这种操作模式下,资金将分别经过投资者银行账户、第三方备付金账户、P2P网络借贷平台对公账户、借款者银行账户。

其中在P2P网络借贷平台对公银行账户时间最长,资金缺乏第三方有效监管。银行仅作为支付通道,对资金流动无实质监管,容易造成P2P网络借贷平台方挪用资金他用、甚至卷款潜逃。

诡计3:偷梁换柱

P2P机构以个人名义向银行存入一笔资金,取得相应的存款凭证,就宣称自己达到资金银行存管的监管要求,但事实上,其只是将一笔风险准备金存入银行,并不能保证平台不触碰投资人的资金。

诡计4:烟幕弹

平台标榜自己资金银行存管,但又不说明具体是哪个银行,更不能出具和银行所签资金存管协议,一问客服也是语焉不详,这种平台十有八九就是故意放烟幕弹了,实则根本没有存管这回事。

小窍门

对于普通投资者,缺乏相关识别经验,怎么判断平台是否银行存管?这里小编教给大家两个小窍门:

其一

真正银行存管的平台,你的存管账户一定是62开头的一系列数字,这个是你在存管银行的电子银行账户!(为什么是62开头的,这个各位可以看看自己的银行卡就知道了)。

其二

因为你的存管账户是62开头的电子银行卡号,那么这个号码你是可以通过支付宝跨行转账到这个账户的,因为这个以62开头的数字其实就是一张虚拟的银行卡!

但需要明确的是,银行资金存管只是保障P2P投资安全的一道防火墙,即便与银行正式对接存管系统,也不能保证用户资金及其项目的绝对安全性。

根据网络借款暂行办法条款,银行资金存管机构承担实名开户和履行合同约定及借贷交易指令表面一致性的形式审核责任,但不承担融资项目及借贷交易信息真实性的实质审核责任。

也就是说银行只负责存管资金额,但并不对借款项目的真实性以及安全性负责,这里面存在两种安全隐患,第一,网贷平台可以伪造借款信息发标而自融;第二,即便是真实债权,也可能因种种原因而逾期或者坏账。因此,投资人判断一个平台的好坏,除了看银行资金存管等硬性指标外,更应该从平台的运营以及风控以及借款项目本身情况去判断。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流芳茗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