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央行发布P2P研究报告:P2P和银行呈现互补关系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增长,P2P网络借贷业务产生了。与银行不同,这种模式赋予了借贷双方更多的主动权。虽然历史不长,但是P2P行业的放贷总量却不得小觑。

长久以来,银行都是资金信贷市场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者。理论上讲,银行在拥有完美的筛选、检测和评估的前提下,可以将其贷款业务普及到所有的客户中,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增长,P2P网络借贷业务产生了。与银行不同,这种模式赋予了借贷双方更多的主动权。虽然历史不长,但是P2P行业的放贷总量却不得小觑。
近日,德国央行——德意志联邦银行(Deutsche Bundesbank)发布了一份P2P行业在消费信贷市场相关表现的报告,基于德意志联邦银行以及德国最大的P2P平台Auxmoney(Auxmoney成立于2007年,是德国成立最早、也是最大的P2P借贷平台。截止2016年上半年,Auxmoney已经发放了7950万欧元的贷款。)的相关数据,对德国P2P借贷与银行借贷业务的关系以及消费者为何转向P2P平台进行借贷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1 P2P行业的贷款利率是否比银行更高?
根据德意志联邦银行和Auxmoney提供的数据,从2011年到2014年间,德国银行的平均贷款利率为11.18%,而同一时段,P2P平台的平均贷款利率为12.75%。可以看出,P2P平台收取的利息比银行还高。
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报告认为,主要在于贷款风险方面。德意志银行调取了征信机构Schufa系统中的信用评分,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等数据信息进行对比。研究发现,Schufa分数越高的人,贷款违约率就越低。
Schufa是德国最大的征信机构,拥有德国最大的个人信息库。公司的主要业务是通过收集与企业和消费者个人信用有关的所有信息,并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分析评估,向顾客提供信用报告和信用评估风险指数。Schufa占领了德国个人信用市场的90%以上。
与此同时,报告指出,P2P平台的平均贷款违约率为7.27%,远高于银行的0.14%(1年期限以内的贷款)和0.05%(1-5年期限的贷款)。可以看出,银行贷款的风险要远低于P2P平台。P2P贷款的高风险也造成了较高的贷款利率。
2 P2P和银行风险调整后的贷款利率是否一致?
虽然P2P平台的贷款利率和风险较大,但是,通过调整风险变量的贷款基准利率,P2P平台与银行保持在了相同水平。尤其是1-5年期限的贷款利率,P2P平台(4.55%)与银行(4.54%)基本相同。
3 就贷款利率与贷款发放量的相关性,银行和P2P平台的表现如何?
报告指出,对于P2P来讲,无论是否受到联邦和各州政府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租赁价格指数,以及GDP等经济因素的调控的影响,P2P的借贷量和贷款利率皆呈现出一种高指数的负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在贷款利率提高的基础上,P2P的贷款发放量会随之大幅下降。这说明,P2P的贷款发放与用户的贷款需求紧密相关,与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并无太大关联。而在银行方面却相反,利率的提高会带来更多的贷款。银行贷款业更多的依靠银行本身市场的影响。
4 P2P与银行的关系:是替代还是互补?为了研究用户对于网络贷款的需求,调查机构利用谷歌趋势( Google Trends )研究了“贷款”、“信用”和“Auxmoney”几个关键词的搜索和变量关系。Google Trends是Google推出的一款基于搜索日志分析的应用产品,它可以通过分析Google全球数以十亿计的搜索结果,告诉用户某一搜索关键词在各个时期、各个区域,在Google被搜索的频率和相关统计数据。
研究表明,到目前为止,"Auxmoney"和"贷款"的搜索相关性非常高,这证明对于P2P平台的用户来讲,互联网是他们重要的投资渠道。而大多数的银行客户对于在互联网上寻求投资机会并不感兴趣。P2P和银行更多的呈现一种互补的趋势。 与此同时,通过对Auxmoney平台贷款发放的统计,结果显示,该平台贷款量发放较多的地区正是银行贷款发放较少的地区。而这些客户大多属于高风险人群,银行对于这些客户是不愿意提供服务的,或者由于基础设施不足,而无法提供。该报告认为,银行之所以这么做,主要原因是因为:首先,这会影响银行既定的小额信贷制度。其次,高风险人群可能造成的高违约率会影响银行的声誉,进而影响其它业务方面的利益。同时,高违约率会增加银行的损失,银行不得不去寻找更多的资本。此外,与网店和分行业务相比,网络借贷业务需要付出更高的技术成本。
来源: 零壹财经

艾迪



- 情报 | 欧盟2035年起禁止生产燃油车;推特管理层大洗牌;广汽埃安拟于明年二季度申请IPO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启动「交付共创日」;蔚来手机即将于9月发布;特斯拉或每天被罚款19万
- 情报 | 蚂蚁集团拟回购不超7.6%股份;我爱我家杭州分公司所有高管均被停职;特斯拉呼吁收紧史上最严排放标准
- 情报 | “第二梯队”反超“蔚小理”;小马智行将接入曹操出行;茅台市值接近腾讯
- 情报 | 新东方在线回应东方甄选APP投入使用;慧聪网已有员工陆续离职;证监会强制执行乐视网2.4亿罚款
- 情报 | VUE VLOG将于9月30日停止运营;Soul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愉悦资本近40亿元新募资首次关账
- 光年速递:OpenAI解除AI安全负责人职务;扎克伯格称未来将有AI克隆体来分担工作;Meta正式发布Llama 3.1开源模型
- 情报 | TikTok关闭印度业务;FF91预计将于4月底交付;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在美建电池厂
- 情报 | 恒大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7月31日;文心一言云服务3月27日上线;硅谷银行或将被拆分出售
- 光年速递 | 小米SU7 Pro版交付周期再缩短;特斯拉首次进入政府采购;阿里健康大药房海外店被曝售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