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动力促险资投资港股 每年或提供400亿元增量资金
【摘要】近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的监管口径》,标志着保险资金可参与沪港通试点业务。对此,华融证券分析师赵莎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险资海外配置股票多以投资港股为主,此次政策的发布有助于增加险资对外投资的金额。

近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的监管口径》,标志着保险资金可参与沪港通试点业务。对此,华融证券分析师赵莎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险资海外配置股票多以投资港股为主,此次政策的发布有助于增加险资对外投资的金额。同时,港股市场多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多以长期价值投资为目标,投资比较稳定,这也满足了险资对资金属性的要求,此次投资渠道的放宽,有助于险资投资收益的稳定。
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部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过去主要通过QDII渠道来投资港股,因此,暂时还没有加大头寸,鉴于短期港股尤其是大盘股的股价偏高,因此,未来会找合适的时机继续跟进,但实际上港股的中小市值股相对内地有估值优势,因此,也不乏有其它保险公司从国内抽离部分资金转而投向港股ETF。
此次文件明确了险资参与沪港通的投资方式,这意味着通过沪港通,保险资金可以基于自身的投资能力,发起设立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直接投资于沪港通标的。
对此,赵莎莎表示,由于险资要投资沪港通需要募集资金,并且设立想要的产品,需要一个启动期,因此,在政策出台以来的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无法断定险资已经有具体的行动,但可以肯定的是,近日港股的表现也用事实证明因此而得到提振。
广发证券(16.180, -0.01, -0.06%)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此次新规明确保险资金可通过沪港通试点业务,直接参与港股投资。代表着险资投资港股的通道真正打开。险资有投资港股的动力。一方面,内地市场资金充裕,市场持续资产荒,另一方面,万能险导致险资负债成本提高,二者结合倒逼险资寻找高收益类资产,而港股恰恰为险资提供了机会。初步测算,险资能为港股每年提供近400亿元的资金增量。
来源: 证券日报

生如夏花



- 情报 | YY学车疑因资金链断裂跑路;小米应用商店宣布停止清理类应用收录;字节正式推出社交App派对岛
- 光年速递 | 理想汽车公司成被执行人;宗馥莉再接手宏胜集团旗下公司;百川股份回应厂房失火
- 光年速递 | 马斯克启用全球最强大的AI训练集群;OpenAI正在制定AI安全级别;Meta 模型最新版本被提前泄露...
- 情报 | 诺基亚在多市场起诉OPPO侵权;Apple Music将登陆Windows;特斯拉移除USS
- 情报 | BOSS直聘预期12月22日起在港交所主板正式交易;FF91预计明年4月交付;雷丁汽车被指拖欠货款发不出车
- 情报 | 新东方在线回应东方甄选APP投入使用;慧聪网已有员工陆续离职;证监会强制执行乐视网2.4亿罚款
- 情报 | 腾讯地图宣布PC端将停止服务;大众汽车再度出售保时捷股份;58同城所持4440万股权被冻结
- 情报 | VUE VLOG将于9月30日停止运营;Soul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愉悦资本近40亿元新募资首次关账
- 情报 | 蚂蚁集团拟回购不超7.6%股份;我爱我家杭州分公司所有高管均被停职;特斯拉呼吁收紧史上最严排放标准
- 情报 | 碧桂园否认工作组进驻;瑞信本周开始裁减80%香港投行员工;华为15亿元成立地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