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京东金融发展的“四个命门”是什么?

首页 > 观点 >正文

【摘要】京东金融无论在产品端、用户端、场景端,上呈现出的槽点太多。如果不及时建立真正的运营体系,那么,随着京东金融的高速发展,未来势必将会因根基不稳而爆出更多问题。所以,金融虽然犹如奶茶一样好喝,但不能贪杯哈。

  独孤依风  ·  2016-09-15 09:35
遏制京东金融发展的“四个命门”是什么? - 金评媒
作者: 独孤依风   

当阿里巴巴将蚂蚁金服做的如鱼得水,市值不断上涨的时候,京东瞅准了机会,做起了京东金融。虽为后来者,但发展势头不容小觑,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构成了京东金融多维产品线,市场估值更是水涨船高。短暂时间内的高速发展,使得外界对其刮目相看。京东也将金融产业定为其未来战略发力点,前不久,更是对外宣布实现盈利。这个消息在资本市场还是有很大可宣传价值的。毕竟,被外界冠以即使上市也迟迟不能盈利的京东,此刻终于看到所谓的成功曙光了。但是,急速发展的京东金融背后,带来的却是来自各方面无尽的吐槽。

一、金融规则利己不利人  消费者及商家利益得不到保障

新浪微博搜索“京东金融”,相关吐槽一大片。购买物品系统会自动帮你办理分期付款;购买理财产品,赎回钱财难以上青天。当消费者微博投诉的时候,客服一般都以“这是公司规定”诸如之类的官方套词机器式的回复着。笔者在想,作为上市公司,作为战略产品,一套标准运营流程的建立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为何服务如此之差呢?。难道,有什么“难言之隐”吗?细思恐极,才发现了一点小秘密。但凡在京东金融投钱理财的,想资金赎回往往比较难。但如果想从京东金融平台借钱,那速度是超快的。这一点,新浪微博网友给予了最好的反馈。

一个往平台放钱挣收益,一个从平台借钱消费,两者的待遇如此不同。那么,这个有趣的现象,想必稍微懂的金融常识的人都会明白。京东金融作为平台,从理财方吸储,借贷给需求者,中间的金融成本几乎为零,但其获得的收益却是事实存在的。那么,迟迟不给理财者赎回资金,也就解释的通了。毕竟拖的时间越长,京东金融平台的现金流运用效率就越高,得到的收益就越大。

再来看看商家方面,消费者在京东购买产品,通过白条进行消费。先不说外界对白条这个产品的定义是赊销还是信贷,单就其回款周期来看,已严重损害了商家的利益。据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法学硕士孙天驰分析:“京东白条2.0能够扩展到第三方店铺的原因是京东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平台化,所谓的第三方店铺仍然是京东另一种意义上的“自营”商品。第三方虽然在京东平台上销售了商品,但消费者的货款并没有即时支付给卖家,而是统一支付给京东平台,卖家获得货款必须到月末或次月末(也许更长)与京东平台进行二次结算。

对于消费者来说,你可能以为在京东购买第三方商品和在淘宝购物一样,但实际上在账期问题上,京东第三方卖家遭受着比淘宝卖家更悲惨的“剥削”。通过银联在线支付时,京东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明明是第三方店铺的商品,收款方竟赫然写着“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理财者,还是第三方商家,只要是在京东平台上涉及到金融服务这块,绝对要按照京东所谓的“金融规则”办事,这种利己不利人的不平衡规则,对于消费者及商家来说,利益保障确实堪忧。

二、金融场景单一  对外拓展受限

说完产品,再来看看场景。京东金融能够快速发展起来,与其自身巨大流量有关。无论是消费金融还是供应链金融,都依托在京东这个巨大平台上。这种所谓的闭环场景,宏观上来看,属于局限性金融,与阿里蚂蚁金服这种社会性金融完全不在一个体量上。来说说京东的“小金库”,这个对标的是阿里的“余额宝”,生态体系及用户习惯的不同,使得两者发展的规模也大大不同。

淘宝的生态体系——支付宝的信用担保+消费者和商家的在线支付;京东的生态体系——京东的超组物流+货到付款。2013年京东的在线支付不超过35%,而且绝大多数是入驻第三方商家的,不是京东自己的,京东自己收到的在线支付,一般是企业付款,个人很少会放着货到付款不用,而采用在线支付的。而淘宝完全不同,消费者和商家的钱都在支付宝里,从支付宝流向余额宝太容易了,太简单了,简直不需要教育就可以实现。

在这种不一样的生态结构下,京东的小金库,其实就等于我们电销公司拉预存款。我们卖保健品拉预存,阿姨你存一万块吧,存一万就变金卡会员了,以后可以九折买产品。这种拉预存的行为,其实是很难的,京东现在的小金库,其实跟拉预存是一样的。即使发展好了,正如知乎网友说,也就是个二流基金公司水平,像余额宝那样,一夜之间几千个亿,是不可能的。

其实,京东布局金融的最初愿望是要有自有的支付体系,但无论在web端还是在移动端它都已经失了先机。就目前来看,京东白条、小金库等等服务在京东的自有体系内生活的如鱼得水,但是未来如何突破出去面向更广大的市场依然是个难点。

三、涉嫌违法经营  繁华背后需谨慎

在虚假宣传这个点上,京东算是电商鼻祖了吧。电商大促中的各种噱头、自营出现假货被媒体各种报道、被北京质监局官方告示、被品牌商微博打脸等等,虽然物流快的一塌糊涂,但品质得不到保障,依然获取不到消费者的芳心。刘强东每逢大场合都会鼓吹京东无假货,号称用所谓的天网能够杜绝假货,但事实总会给他不一样的打脸回击。

京东金融作为战略产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踏踏实实服务好消费者,也算是为其估值锦上添花。但事与愿违,正如前面所说,答应理财者的赎回日期一变再变,一推再推。将理财者的钱财长时间“占据己有”,所以,“随存随取”涉嫌虚假宣传。

另外查阅新闻获悉,和讯网“金融3.15”曝光台接到文先生(化名)投诉称,京东金融一款“理财产品”涉嫌虚假宣传。记者随后操作竟然发现原来这个所谓的理财产品是保险产品。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互联网金融法律事务部律师左胜高对此表示,根据2015年7月发布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能够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只有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两类保险机构,第三方网络平台经营开展保险销售、承保、理赔等保险经营行为的,应取得保险业务经营资格,且需要进行备案。倘若第三方网络平台不具备条件或未取得保险业务经营资格,保监会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保监会可以责令有关保险机构立即终止与其合作,将其列入行业禁止合作清单。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非法集资、非法经营或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

京东金融暗度陈仓的做法,着实让不明真相的理财者纷纷被套牢。虚假宣传的背后,折射的是其盈利的举步维艰及产品线的极度匮乏。如果不严加品控,最终恐怕是自己拿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四、用户体验不行 难以长久发展

购物被自动设置分期付款、赎回资金迟迟不能到账、理财产品变成保险类、客服沟通套路太多等等,各个维度都在显示京东金融的运营目的性太强,只是为了粉刷所谓的业绩,抬高市场估值。但却忽略了其最大的先天优势,那就是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如果说京东物流效率造就了京东品牌,那么,按此发展下去,京东金融,将会是京东品牌下坠的开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综上所述,京东金融无论在产品端、用户端、场景端,上呈现出的槽点太多。如果不及时建立真正的运营体系,那么,随着京东金融的高速发展,未来势必将会因根基不稳而爆出更多问题。所以,金融虽然犹如奶茶一样好喝,但不能贪杯哈。(文/独孤依风,深喉TMT创始人,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保留出处!)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独孤依风

真名:杨世界。笔名:独孤依风,各大科技专栏作家,每经网特约评论员,央广经济之声评论员,韩国MT传媒集团全球产业革命峰会特邀三大自媒体之一。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