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首个模块化集成建筑(MiC建筑)学校实现高质高效交付
【摘要】
落叶知秋,金风徐来。近日,光明区首个模块化学校——深圳市光明区实验学校同心小学、同德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迎来了1321名入学新生。
据了解,光明区作为深圳市主要人口吸纳地,每年都面临着高达1.3万个基础教育学位短缺的问题。为了在短时间内缓解这一问题,光明区建筑工务署规划建设8所学校,其中同心小学、同德幼儿园采用模块化集成建筑(MiC建筑)快速建造。
该学校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小学42个班、幼儿园12个班、运动场及相关配套设施等,采用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海龙科技”)原创研发的“钢结构模块化集成建筑+全预制混凝土框架+装饰装修一体化”技术,建造工期约9个月,比传统建筑建设缩短约50%。
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是一种集结构、建筑内装与外饰、机电、给排水与暖通等建筑全要素于一体、高度集成、新型高效的建筑形式。模块化箱体直接在工厂生产运至现场拼装,免支模、免焊接,在大幅提升建造速度的同时,能有效降低施工污染、节约资源能源。
此外,标准化、精细化、智慧化的生产管理也保障了工程质量。项目通过智能数字化系统,打造“透明工厂”数据中心,实现数据采集“移动化”,生产预警“智能化”,决策调度“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融合智慧设计、智慧生产、智慧物流及智慧运维等高新技术,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交付。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设计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综合考虑校园模式特点、在地气候、未来发展等因素,设置连廊、架空及车库等空间,打造活动院落及外围绿化开放的运动场地,做到整体性、艺术性、层次性的完美统一,形成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和适应性的教学场所。
此前,中建海龙科技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体系还应用到深圳市福田区8所幼儿园、深圳市福田区第二实验学校、深圳中学泥岗校区学生宿舍新增电梯项目等教育领域中,其工业化、智慧化、绿色化的特点,成为缓解深圳市教育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解决方案。
模块化建筑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建设,并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展望未来,中建海龙科技将继续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以科技赋能更多学校项目建设。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企业资讯



- 娱美德加速布局中国游戏市场:传奇IP新游发布、研发中心落地与专项基金启动三管齐下
- 抚顺/鞍山/本溪五一去哪治白斑?沈阳中亚五一特惠:158元检查+双重援助+专家联合会诊,请提前预约!
- “摆渡人”与“继承者”:国易坊深圳国潮书院举办活动,国学智慧赋能家庭
- 彩族相机亮相《奔跑吧》:以国民综艺为媒,传递品牌初心
- 得物App亮相第五届消博会:以文化与科技共建品质消费
- Matrixport 受邀出席复兴星财富 HK 闭门活动,共话合规 OTC 市场未来
- 从量增到质升 租赁龙头海通恒信经营再进阶
- 行业前沿洞察:从分享到共赢 绝味×三大业务板协同赋能 领航卤味行业
- 北汽新能源:双品牌双模式 与华为共建智能汽车新高地
- 同程商旅白皮书:预算不再单一压缩,而是聚焦结构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