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创新成果的产权保护?详解AI外呼企业一知智能侵犯计算机软著权案

首页 > 企业新闻 >正文

【摘要】

  企业信息  ·  2023-08-03 13:11

被称为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日前在天津落下帷幕,在这一全球经济盛会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与会嘉宾关注的焦点话题。在新技术的密集爆发、迭代速度不断加快、产业链条越来越长的时代,创新的边界被打开、创新的速度在加快、创新的场景越来越多。作为创新成果重要载体的知识产权大量交叉汇聚形成创新生态,因而知识产权保护正在成为创新生态的“护城河”,让创新动力源源不竭,让创新生态加速创新。

 

我国积极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金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毅认为,从修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涉知识产权法律,到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及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等,我国的积极举措正在对知识产权保护起到良好作用。

正如他所言,记者注意到,早在20006月,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强调要加强软件著作权保护,任何单位在其计算机系统中不得使用未经授权许可的软件产品。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今发布2022年度全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情况分析报告》指出,随着版权保护和创新环境的优化完善,10年来软件的质量、数量全面跃升,推动了多产业、行业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2022年全国共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83.5万件,登记数量连续第5年保持在100万件以上,这也使得我国近10年来软件登记总量攀升至1000万件规模。与2012年相比,年度登记软件数量已增长了12倍。

数量不断跃升外,知识产权也更加“值钱”。让“知产”更好地转化为“资产”,正在更深、更广地激发创新能力。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去年中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创近五年新高。

业内人士指出,在《“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中要求,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2021年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行为力度进一步加大,行政保护成效进一步凸显,知识产权保护迈上新台阶。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发布《二〇二二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显示,2022年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得分为81.25分,较“十三五”初期(2016年)提高了8.87分,较2012年调查启动之初提高17.56分。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多年持续稳步提升,说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

 

保护软著权就是保护创新

    

我国为什么要花大力气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可以更好助力科技创新加快专利转化运用更好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洪江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围绕5G、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中国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成果侵权犯罪案件频发,特别是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的发生极大的挫伤了创新者的积极性,如果不及时制止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知识产权作为企业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全球通用的商业竞争工具,在全球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保护知识产权,企业的创新成果得到相应的商业利益回报,企业才有意愿持续投入创新,进而保护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做出更好的产品,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2023年欧洲发明家奖获得者、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近日也如是说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封伟告诉记者,创新驱动战略说明社会到了更多地要依靠智力成果来推动社会进步的阶段,就是现在要转型,从消耗资源到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发展和增长。“保护软件的著作权可以鼓励软件开发者和软件公司进行更多的创新和研发工作。如果软件没有得到合法的保护,那么其他人就可以轻易地复制和盗用这些软件,从而减少软件开发者和软件公司的利益。保护计算机软著权就是保护创新,就是保护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就是积极助力高质量发展。”封伟表示。

 

企业如何保护软著权?

 

作为一家专注于对话式AI技术应⽤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百应科技拥有200余项AI大数据领域相关专利和软件著作。近日,百应科技诉一知智能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案一审胜诉,经法院审理,认定被告将其从百应公司处获得的涉案软件(百应机器人)源代码,部分复制使用于被诉软件(探意机器人,一知公司核心业务之一)。一知公司对被诉软件进行开发后进行商业使用,即为生产经营目的利用了百应公司涉案软件源代码。综合在案证据,法院认定一知公司和曹应就其等共同侵害百应公司涉案软件的侵权行为,依法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记者了解到,被告之一曹某曾在百应科技就职,百应公司发现一知公司在新闻采访中公开展示了被诉软件的日志运行过程,其中显示的部分代码与涉案软件源代码高度一致。后发现一知公司销售的机器人界面、功能、使用方法与涉案软件高度一致,以及曹某入职一知公司等事实。在司法鉴定中发现被诉软件后端代码文件2018727日版本2018815日版本出现原告相关关键词原告项目名称、IP、原告作者名称、原告特有ID标识等检索到匹配关键词36842次。

这是一起典型的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案例,而这样的案例不是第一例也不会是最后一例。企业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软著权?北京京谨律师事务所律师范鸣告诉记者,一是研发立项先检索,二是研发过程注意保护,三是生产过程注意保护,四是及时登记著作权,五是避免侵犯著作权。一旦发现自身的软著权有被侵犯的情况,及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监督庭庭长、著作权委员会主任冯刚也表示,算机软件本质是技术方案,但是由于历史和国际的原因,在著作权层面保护时,具有浅层性,只保护表达层面。商业秘密的保护可以有一定的深度,可以深入到保护技术方案在著作权层面,对计算机软件进行的比对是软件程序的表达。最好是用源程序来比对,因为目标程序在阅读角度存在困难。目标程序是给计算机看的,人阅读目标程序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从目标程序反编译到源程序需要参数设定。如果是通常的参数,通过反编译,可以得到基本一致的源程序;如果特殊设定参数,就难以得出真正的源程序。被诉侵权软件的源程序由被告掌握,需要让被告提交。如果在原告能提供一些初步证据的情况下,如人员跳槽、软件特征值相同等,被告拒不提交被诉软件的源程序,则可以适用举证妨碍制度,直接推定侵权成立。这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中都有明确规定。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企业信息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