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道书院——“道”有何用?
【摘要】
若论“道”有什么用?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道”,老子认为“道”既包括人类最终极的源头,也包括宇宙与天地万物的总规律。道在外是客观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去做的人,就是体悟道的人。
对于企业负责人而言,什么是经营管理中所需要的“道”?又应该怎样去遵循呢?
一、利他
《道德经》中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道家典型的利他思想体现。如同TCL集团创始人李东生在分享40年的管理经验中谈到:
“企业要利他才能长远,利他思维在企业发展中很简单,就是在合作中一定要着眼于长远。不能只考虑自己,必须要让产业链和供应链合作伙伴愿意跟你长期合作。”
这就是要求经营者不能只顾自己个人的私利,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必须考虑员工、客户、交易对象、企业所在社区等,必须与企业相关的一切利害关系者和谐相处,必须以关爱之心、利他之心经营企业。
二、守柔贵雌
老子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有生命力的物质,都是柔弱的,而没有生命力的物质,都是刚强的,那么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如何保持生命力,该怎样遵循守柔贵雌?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说:“未来所有生意都将消亡,唯有文化生生不息。”如果说老子的“刚”喻义企业中的管理制度,那“柔”的一面就是企业的文化建设。
每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必有其独特的文化雏形,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了企业自己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从而形成一种企业凝聚力,使之推动企业高速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持久的工作,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犹如企业的指路明灯,照亮所有企业员工前进奋斗的道路。
通过引导员工认同企业文化,逐步影响员工塑造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而形成强大的驱动力,让员工充分认同企业的管理行为,逐渐将自己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相统一。
企业一年能盈利靠机遇,三年不败盈利靠领导,五年存活靠制度,百年发展靠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发展要想经久不衰,一定要靠文化的支撑。
三、坚持 “三宝”
这里提到的“三宝”,既不是学道者的“三清尊神”,也不是修道者讲求的身心“精、气、神”,而是行道者的“慈、俭、让”。
《道德经》中曾说“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认为,有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俭啬,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对于经营一家企业来说,也要懂得“慈、俭、让”
企业负责人一定要有慈心,将“慈”融合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才能实现员工、企业、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
“俭”除了节俭,还有收敛之意,它要求企业克俭的同时还要不图浮名浮利,低调谦逊,切忌为富不仁和过分张扬。
至于“让”,则要求企业在创新的同时,一定要审时度势,三思而后行,不要搞违背自然规律和违背社会法则的创新。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走一条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道德经》虽仅五千余言,但其中可提炼的企业经营管理之“道”不胜枚举,这仅仅是道家一家所蕴涵的思想,而国学中其他诸子蕴涵的经营管理智慧更是浩如烟海!
品道书院专注于东方智慧的传播,敦请国内顶级名师潜心研发经、史、子、集、人的教学体系,倡导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孝悌的教学价值观,为中国企业家精心设计最高端的课程体系。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企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