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额令”几家欢喜几家愁?大额借款是否会转向地下?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近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定稿,对外发布了。对于监管细则各家平台可以说喜忧参半,“限额令”重磅消息的推出,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可谓炸开了锅!近日金评媒记者秦楠楠采访了多位互金大咖,一起来聊聊关于《监管细则》的那些事。。

  nannan  ·  2016-08-29 11:12
“限额令”几家欢喜几家愁?大额借款是否会转向地下? - 金评媒
   

P2P理财是一个近年来十分引人瞩目的话题。一方面,它来得很快,好像一夜之间就铺天盖地;另一方面,它跑得也不慢,有不少P2P平台出现了问题,也是一夜之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规范P2P平台运营,从去年年底开始,有关部门开始着手制定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用了一个月,研判调整又用了七个月。近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定稿,对外发布了。

在公布的《办法》中,对融资额度有了明确的规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自然人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500万元。这一限额的发布,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针对限额的规定,网上出现了类似这样的文章《监管细则》:划定借款上限,全国性平台或剩10家。

对于“限额令”各家平台的态度也可分为三种分乐观派、悲观派和中立观望派

限额保护投资人利益 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银票网创始人兼总裁易德勤认为《暂行办法》中的借款人限额规定,主要是基于保护投资人利益,防范借贷风险过于集中,同时引导网贷平台向小额分散的普惠金融方向发展。让网贷平台发挥在线金融科技交易成本低、效率高、自动化的特点,来补充传统银行覆盖不到的个人及小微融资需求,特别是拉动分期消费方面,网贷平台有天然的优势对于限额后,大额的企业借款最佳的有几种可以解决,银行贷款、券商资管和私募融资这三种方式更好解决。

“限额令”是个紧箍咒 平台无奈只能“断臂式”转型

银资网CEO项伟建对此表示 "限额令"对这些平台而言,是个紧箍咒,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大多数平台需要“断臂式”转型, 20万元的额度,再做抵押贷款意义不大了,“这样的额度,对于资金需求较大的客户就是杯水车薪,这样的行政限制实质上并没有解决P2P平台的风险问题,而是以失去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功能为代价让许多P2P平台发展之路相当于复制了银行的逻辑,变为弱化版的银行

项伟建强调说:限额令”公布当天,宜人贷股价暴跌22.01%, 因为像宜人贷一样,毕竟现在大部分业务稳定的平台都将业务重点放在房产方面的红本赎楼和一些优质企业的过桥业务,产业链、供应链、票据、保理、融资租赁等业务,一旦限贷新规在细则中落地,这些原有业务基本上无法开展,或者说,即使能做也将面临无法创新的尴尬。

保持冷静的心态 持续关注行业内动态

厚本金融CEO陆泳表示,对于现有的一些大额借贷平台,确实比较麻烦,因为条例中并未明确定义什么是网贷平台,什么不是网贷平台,如果将现有大额交易移转到其他网站,转到线下三方,转到一站式理财网站,那这次的监管条例又是否适用呢,现在也还是没有定论。如果客户的需求被这样数次转移,只是催生中介的作用,借贷客户的成本反而会增高,民间的不规范借贷可能又会再度兴起,反倒不利于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还是保持冷静的心态,等后面是否会有更明确的指引和政策,当然我们也会关注行业内的动态,尤其是一些大额借贷的平台,看看他们是怎么应对的吧。

陆泳坦言,监管的意图是好意,态度上也是希望提倡小额分散、普惠金融,但是执行起来实操性有待观察。目前网贷行业的问题集中在信息的透明度方面,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限额也只能是隔靴搔痒。如何有效控制风险,如何界定同一个客户在不同平台借款金额的总和,包括如何让这些信息流动和共享,都是未来要面对的结点。

个人20万、机构100万,这样一个额度是怎么得出来的?上海市太平洋律师事务所主任蔡正华指出,根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个人的就是20万,机构就是100万,监管层把这两个做相应比较?合理不合理?是否要适应新生行业的发展?还是值得探讨和商榷的。

作为监管部门当然有充分的理由作出这样的谨慎规定,也透露出监管层希望网贷规模再“瘦身”观点,但是,监管部门应当慎重思考新规是阶段性收紧还是具有趋势性,但是限额后,会不会导致大额的转向地下,带来更多的真空监管?

限额新规势必会让灰色借贷死灰复燃

银资网CEO项伟建对此表示:从古至今,在行商坐贾中大额借款需求是一直存在的,操作短长期借贷和‘过桥资金’更是普遍存在的行为,中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不可避免,然而,P2P如此低的限额令将使小微企业主无法再将P2P当作资金周转的一个途径,一些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对资金的需求难满足,地下金融恰能满足这种需求,中小微企业主和一部人借款人势必转而求助于民间的地下钱庄。

众所周知P2p网贷10%~20%的年化率和地下钱庄的100%200%的年利率有着本质的区别。P2P行业的一路走来,已经让一大部分的“地下金融”弃暗投明,在一些地区明显让曾经激荡四溢四处寻找出路的民间资金逐步习惯在阳光下规范运作, 限额新规势必会让灰色借贷死灰复燃。

项伟建对此分析表示:一方面,随着地下借贷规模的扩大,风险反而会随之放大,这也是我们最不愿意见到的结果,另一方面,由于要核实不同P2P平台的限额必须做到实时信息披露完全和即时信息共享,互为竞争对手,政策上如何保证平台之间的开诚布公,又用何种制度保证平台间的互信机制建立或是未来更大的大挑战。而无论能否做到都会大大提升尽调成本,最终转嫁到借款人身上,势必提高借款成本。

限额使融资功能降低  转向地下慢慢会有原罪

杭州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陈建可也表示按照个人20万企业100万的限额措施,如果企业真正有融资需求,很快就会突破这个界限,那它怎么解决势必会多弄几个壳,分门别类的去融资,才能解决它的需求。

陈建可坦言,其实都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个是约定俗成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好不容易浮出水面,如果这样管的话,要么融资的功能就没有,信息撮合的功能就降低,要么就处于不能满足需求,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和个人就会选择其他的方式,这样就会转下地下,慢慢的也会有原罪。

大额借款需求不会消失,反而因监管限制加剧

不愿透漏姓名的从业者表示,因为监管加强,一些优质企业的过桥业务,如产业链、供应链、票据、保理、融资租赁等业务,一旦限贷新规在细则中落地这些业务基本上无法开展,部分业务即使能做也将效率地下,手续、关卡、交易成本抬升。大额借款的需求不会消失,反而会因为监管限制的得到加剧。只会转移到监管环境以外,风险更大。这样债务量激增,现有债务的违约风险也更大。总之,一定会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

业内人士表示新规的出台一定程度上将改变网贷的发展路径,尤其是自然人或法人在借贷平台上融资上限进行限制后,大批平台展业并不符合要求,将面临整改的局面。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nannan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