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缘号普洱茶
【摘要】
雍正七年1729年
清朝鄂尔泰任云南总督时,为开拓西双版纳,他在云南实行设置州县、改土归流,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统治。鄂尔泰调任云贵总督期间,在滇设立茶叶局,统管云南茶叶贸易。鄂尔泰设立的茶叶局在后,为了云南茶叶贸易的发展,联合当地最大的汉族马帮帮派李氏兄弟,李氏兄弟为了迅速开辟普洱茶贸易流通,结交了当地了7户异性马帮兄弟,驼茶到西藏、边关销售、驼茶到京城的模式,称为茶马贸易,而曾经的马帮走过的道路今天称为茶马古道。此后的数十年间,李氏马帮茶叶贸易逐渐兴盛,大量外地百姓迁入临沧茶山,形成家家有茶树,村村有茶山的繁荣景象;而李氏八兄弟的马帮驼茶进京的贸易更是带动了云南到北京沿途地区的百姓对云南普洱茶的兴趣。繁荣景象直到清末结束。为了留念记住这短暂繁荣历史,李氏后人承办了同缘号品牌。以此缅怀先辈八兄弟的对普洱茶贡献。
普洱生茶:是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以自然的方式陈放,不经过人工“发酵”、“渥堆”处理,但经过加工整理、修饰形状的各种云南茶叶(如:饼茶、砖茶、沱茶、龙珠)的统称。
那么普洱茶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同缘号生产工艺。
同缘号普洱茶制作工艺的步骤:
1、采摘
采摘是制作普洱茶的第一步,普洱茶的采摘可分为人工采摘和机采,历史上的普洱茶,因技术的落后,只能采用人工采摘(也就是手工摘),但也正是这种最原始的办法,保证了茶叶采摘过程中不过分的受损害,保证了茶叶的完整和鲜活度。
而采摘的标准一般可以分为:一芽一叶(极少)、一芽两叶(较多)、一芽三叶、两芽三叶等。
2、菱凋
采摘鲜叶后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避免阳光。
摊晾的目的是散失鲜叶中一部分水分,在走水过程中生成一些香气物质,这不仅有利于制作普洱茶,更有利于普洱茶的后期发酵。
3、杀青
普洱生茶的加工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晒青毛茶多采用锅(以前大多是小铁锅,现在专业化的有大铁锅和电炒锅)杀青。
因大叶种含水量高,杀青时必须炒、闷、抖、翻结合,使茶叶失水均匀,去除大量草青味,高温快速钝化酶活性,制止多酚氧化,在炒青蒸发一部分水分,有利于揉捻成条。
4、揉捻
揉捻与普洱茶的口感滋味、香气等有密切关系。
揉捻刺激了茶叶内的细胞活力,加速酶的催化作用,同时揉捻对茶叶细胞的破坏也让茶的内含物更充分地浸泡出来,因此揉捻一定要充分,在习惯做法上还有初揉、复揉的工序。
揉捻要根据原料老嫩灵活掌握,嫩叶轻揉,时间短;老叶重揉,时间长。
揉捻的目的是破碎茶叶细胞,保证茶汁在冲泡时充分浸出。
5、阴凉
这是晒青区别烘青和炒青的关键工序。
在日光下薄摊晾晒到5成干,待茶条湿胚颜色由黄绿或是绿黄色转为深绿色时,手工二次复揉,抖散粘结的茶块,抖直茶条,再次在日光下晾晒。
此时的鲜叶细胞破坏率在35%~40%为佳,活性酶、氧气、晒青光照或揉捻时的常温,提供了氧化反应的所有条件。
6、晒青
普洱茶跟其它茶类最重要的区别,就是要用太阳去晒,只有阳光晒青的普洱茶才能称之为普洱茶。
把揉捻好的茶叶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晒干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中有机质和活性物质,茶叶表面细胞空隙最大,有利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
日晒是为了让揉捻后含水量很高的茶叶快速干燥,利用失水和日光杀死微生物,防止茶叶发酵霉变。
7.剔捡
普洱毛茶就是散放的,不便于运输或存储。
晒干普洱毛茶经过精制加工后,可制成各种等级的青茶称滇青,晒干毛茶经过去杂选拣分级、原料配比,进行蒸软(去青、腥味、杀菌、使可塑)压制成型为普洱生砖、生沱、生饼等普洱茶成型生茶
8、调配包装。
根据成品的要求把晒青的茶叶称足重量用蒸汽蒸湿,放在不同的模具里压成形。
通常蒸压后有团茶、砖茶、饼茶、沱茶,瓜茶等不同形状的普洱茶紧压茶。
传统的压饼因受当时条件限制一般用石模压制,现在仍有不少“遵循古法”的石模压制茶,其重要理由之一是石模压制饼身较松,利于空气进入,可以加速后发酵。
包装,用食品白棉纸(还有竹篾扎、竹筐装,饼无外包纸)包装茶饼,七饼用笋売扎为一筒,篾篮装为一件。但近年来,为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节省时间、材料和人工成本,有的直接用纸箱包装,其包装的形式在不断变化,多种多样,笋壳装已经不再成为普洱茶饼茶包装的唯一方式。
同心就是同缘,品同缘茶不仅是喝茶,
也是品无挂碍心,品止语静观,品无忧无恼。

企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