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下发资金存管意见稿:或将P2P逼上整合的绝路?

首页 > 观点 >正文

【摘要】从各个方面综合分析来看,如果最终只允许存在银行存管这一种账户管理模式,那么目前市场上大多数P2P平台将失去在账户管理上的合法性,而最终要解决这一个问题,如果监管不让步,那么就等于是把这些平台逼上商业整合的绝路上,要么被收购,要么不能进一步开展业务。

  陈凯  ·  2016-08-18 07:00
银监会下发资金存管意见稿:或将P2P逼上整合的绝路? - 金评媒
作者: 陈凯   

如果从整个互联网金融的产业发展来看,前几年之所以取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像P2P这样的行业,不论是理财端还是资产端的需求和市场交易都还比较活跃,也就导致了P2P行业成为了2013-2015年以来的明星行业,不但是市场规模开始迈入万亿级别,用户基数也不断扩大,一些大平台用户开始朝着千万迈进。同时,也应该看到行业在发展背后的监管缺失,正如某些专业银行人士所言:P2P一方面是没人管,一方面是“胆儿肥”,导致了在短短几年中快速壮大。

不过,从去年开始,随着互联网金融“基本法”《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以及后期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出监管方面正在逐步圈定未来P2P管理的一些基本原则,如不能做信用中介,要账户托管,要透明公开,不能开展自融,不能非法集资等。

而对于P2P行业而言,从交易结构和商业模式上,最为核心的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平台能不能提供担保功能(因为目前国内的刚性兑付还没有最终打破,投资人的刚兑意识还比较强烈),一个就是P2P公司的账户管理如何界定,是走第三方支付通道,走银行存管,还是第三方支付+银行的模式?

对于第一个方面,基本上监管方和业界已经达成了一致,那就是平台不能自己做信用衍生功能,不能做增信,但是可以通过引入担保、保险和其他增信手段来加强平台标的的信用安全功能。而对于账户管理的问题,行业开始初期很多平台是比较简单的第三方支付通道,甚至极少数是十分简单的银行汇款、支付通道,没有平台账户托管的设计。而到了目前这个阶段,账户存管、托管成为了很多平台都在积极努力的标准化的行业模式匹配阶段。此前,在《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了互联网金融平台,特别是P2P平台应该走银行为主的托管渠道,通过银行账户管理来提高平台资金和项目匹配的安全性。不过,这种银行的账户管理分为存管和托管两种类型,托管是流程更为细致,对交易安全和资金流向要求和控制能力更为安全的一种方式,但是行业内目前真正达到托管要求的平台几乎是凤毛菱角。更多的平台还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公司进行账户管理或者是第三方支付+银行对接的模式。

根据盈灿咨询提供的最新数据,截至2016年7月10日,已有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江西银行、徽商银行、江苏银行、恒丰银行和华兴银行等34家银行布局P2P网贷平台资金存管业务,并共有149家正常运营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而真正与银行完成资金存管系统对接平台只有48家。加上目前监管机构对于P2P公司银行账户管理以及第三方支付+银行的模式还没有最终的定论,也导致了一些银行出于风险和安全考虑而放慢了对接P2P公司的步骤。

银监会向商业银行下发《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是否意味着第三方支付+银行的模式要逐步被封死?

从征求意见稿的内容来看,“存管银行不应外包或由合作机构承担,不得委托网贷机构和第三方机构代开出借人和借款人交易结算资金账户。”如果最终指导意见能够顺利颁布(不过个人认为还需要经历较长一段政策讨论期),单单从这条来看,“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资金存管模式可能就以为着要“寿终正寝”。而这,对于行业内90%以上的中小平台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也许,从监管的角度来看,这是通过一种曲线迂回的方式强行给P2P行业设定标准和门槛,或者说是设立一种带有虚拟意义的行业性牌照:如果能顺利通过银行的托管、存管标准,则意味着平台已经获得某种意义上的监管认可,而如果没有这种资金管理通道,简单从第三方支付通道了进行对接,或者就不具备监管指导意见中的商业模式合法性。

从另一个方面来解读的话,也可以理解为(建立在这份意见最终正式下发的基础上),监管机构正在通过一些适当的手段给国内紊乱的P2P行业带来一些强制性的行业性标准规定,客观意义上推动了很多区域化的小平台的行业整合之路,要么在经济周期还没有完全爆发的情况下缩小、停止业务,要么转而和一些大平台进行业务合作或者直接被收购,要么继续通过产业、用户、资产的三方努力,早日达到符合监管规定的账户管理要求。

最后,还有一点也是比较明显的,虽然意见中说,“存管人担任网络借贷资金的存管人,不应被视为对网络借贷交易以及其他相关行为提供保证或其他形式的担保。存管人不对网贷资金本金及收益予以保证或承诺,不承担资金管理运用风险,投资人须自行承担网贷投资责任和风险。”

但是实际上,对于目前国内相对还处于整合和动荡期的P2P行业而言,一旦一些平台获得了这种大型商业银行的账户托管、存管资质,或者是能力,自然会产生对投资者的安全性和稳健性的外溢效果,即便平台不主动进行这方面的安全宣传。

所以,从各个方面综合分析来看,如果最终只允许存在银行存管这一种账户管理模式,那么目前市场上大多数P2P平台将失去在账户管理上的合法性,而最终要解决这一个问题,如果监管不让步,那么就等于是把这些平台逼上商业整合的绝路上,要么被收购,要么不能进一步开展业务。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陈凯

专注大数据,互联网金融,P2P,信用建设,金融脱媒等。微信公众号:samchenkai。从事金融前沿研究和分析工作,主要立足于互联网和银行、电商分析,擅长财经和IT互联网综合,涉猎于互联网金融。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