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智家庭教育:孩子犯错后喜欢推卸责任怎么办
【摘要】
兴智家庭教育支持了超27万组家庭收获幸福,家长们反馈过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孩子喜欢推卸责任。面对这样的常见问题,兴智教育认为,孩子的行为都和父母的言行有关。
推卸责任并不是孩子的本能,年龄小的孩子犯了错不会第一时间为自己开脱。把责任推给外界的人事物,是在孩子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和认知之后。
孩子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或是某方面的不足,主要有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的原因:
内在原因:
孩子的天性是追求“我是好的,我是对的”,因此,有时候即使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愿意承认,认为承认自己做得不好、做得不对会很没面子。如果经常被指出问题或受到指责,孩子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否认”变成保护自己的本能。
外在原因:
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也会造成孩子习惯性推卸责任。
如果父母本身就是喜欢推卸责任的人,孩子也会模仿习得这种思维模式。比如孩子撒谎了,父母怪别人把孩子带坏了;孩子成绩不好,怪老师教的不行。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孩子犯了错也会觉得不是自己的错,都是别人的问题。
如果家人对于孩子非常溺爱,孩子也会把责任推给外界。例如孩子在地铁上跑来跑去玩闹,家长不但不制止,还在孩子撞到后责怪地铁立杆害自家宝贝撞疼了。这不仅是对孩子的纵容,还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在地铁玩闹没错,错的是地铁立杆。
如果父母过于严厉,也会让孩子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一些父母在孩子犯错后,动辄责骂孩子,甚至有些会进行体罚。这样简单粗暴的惩罚方式会让孩子想尽方法推卸自己的责任,以逃脱惩罚。
当孩子犯错之后,父母的处理方式非常关键。孩子之所以推卸责任,很多时候是因为害怕承担犯错带来的后果。所以父母说的第一句话,往往决定着事情的走向。
回想一下,当孩子没做好某件事时,你是不是习惯性采用“为什么”的问话方式?
“为什么考试没考好?”
“今天为什么迟到了?”
当孩子听到这些话时,第一反应大概率都是推卸责任。因为这种提问方式隐含的潜台词是“都是你的错”,是在追究孩子的责任。孩子会进入“受害者模式”,想方设法为自己找理由开脱。
大人也一样,如果领导问你为什么上班迟到了,你大概率也是为自己找“堵车了”之类的借口。
怎样做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
我们可以从“为什么”的追责模式,转化成“怎么做”的负责任模式。不要问为什么,换一种提问方式:
“下一次怎么做才可以考得更好呢?”
“下一次怎么才可以不迟到呢?”
当我们去问孩子怎么做时,他就会顺着我们的问话去思考应该怎么做,而不是要怎么逃避责任。
“怎么做”会把孩子带入到解决问题的模式当中,孩子会更有动力去执行自己提出来的解决办法。
如果孩子所犯的错误比较严重,不得不对他进行批评并让让他承担相应的责任时,父母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急着批评。
第二,先听孩子说。
第三,不要当众数落孩子。
发展至今,兴智教育已有六百余人的规模。公司总部位于江西南昌,办公场所面积近万平米。兴智家庭教育总部位于江西南昌,华北区运营中心位于内蒙古包头。未来,兴智将发展更多区域运营中心,让全国各地的学员可以就近接触了解和学习兴智的家庭教育理念。

企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