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基础,蚂蚁金服们的第一步

首页 > 观点 >正文

【摘要】当金融科技的玩家们完成了这一步之后,它才算是一只脚踏进了新发展的大门。以此为开端,金融科技的发展才能告别互联网金融式的发展模式,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孟永辉 原创  ·  2022-08-08 14:40
回归基础,蚂蚁金服们的第一步 - 金评媒
作者: 孟永辉   

 

/孟永辉

 

新产业时代需要新的基础设施,新的基础设施,正成为金融科技玩家们的新定位。

 

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玩家开始化身成为新型基础设施的提供者,无论是蚂蚁金服,还是京东科技,无一不是如此。不再单纯地充当金融上下游对接的平台和中心,不再靠撮合和对接来盈利自然是好事,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将自身看成是新型基础设施的提供者,仅仅只是将收割的对象从C端转移到B端,而没有真正做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没有真正确立实体经济的主导地位,没有让金融科技有所改变,所谓的回归基础,或许仅仅只是一个理想化的存在而已。

 

互联网金融的遭遇告诉我们 一味地借助互联网模式透支C端用户的需求,对C端用户进行收割,是不长久的。它与以往我们所看到的几乎所有的「互联网+模式并没有太多区别,而只有真正抛弃这种发展模式,才能跳出互联网的发展怪圈。于是,诸多的金融科技玩家们开始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了B端。

 

时下,我们看到的金融科技玩家们有关新型基础设施的转型和升级,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出现的。不得不说,这种转型,的确迎合了B端行业正在发生着的数字化升级的需求,是有一定市场的。然而,如果仅仅只是将回归基础看成是金融科技升级的全部,而没有真正将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实体经济的身上,没有让金融科技有所改观,那么,这种所谓的金融科技的转型和升级,必然会陷入到全新的死胡同里。

 

在我看来,回归基础,仅仅只是以蚂蚁金服、京东科技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玩家们的第一步。如何找到让金融科技更加健康、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新方式,才是保证金融科技的转型和升级足够彻底的关键所在。

 

兼顾虚实,金融科技需做好「桥接」

 

即将到来的时代,既不是一个以实体经济为主导的年代,也不是一个以虚拟经济为主导的年代,而是一个虚实结合,深度融通的年代。在这样一个年代里,以实体经济为主导,抑或是以虚拟经济为主导都是不恰当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虚实结合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真正建立一个以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主导的全新时代。

 

这个时候,找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建立联通的桥梁和纽带显得尤为重要。金融科技,恰恰可以扮演这样的角色和功能。当金融科技开始回归基础,必然将会开启一场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和改造,实体经济的内在元素、结合方式等方面都将发生一场深刻而又彻底的改变。在这种趋势之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鸿沟将会被进一步弥合。对于以蚂蚁金服、京东科技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玩家们来讲,如何做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桥接,让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不再是互联网时代那样泾渭分明,此消彼长的发展状态,才是关键所在。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回归基础,仅仅只是代表了金融科技的玩家们找到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的一种方法而已。如何借助这种方式,找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让经济的发展兼顾虚实,才是金融科技真正发挥出自身最大的功能和作用的关键所在。

 

在这种大背景下,金融科技需要做的并不单单只是回归基础的事情,还要找到真正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当金融科技真正支撑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实现了深度而又全面的融合,让金融科技真正孵化出了新的产业,它的功能和作用才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发挥。因此,衡量蚂蚁金服、京东科技们成败的关键在于,看它们是否实现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否孵化出了新的产业。

 

告别收割,金融科技需做好服务

 

不可否认的是,当金融科技开始回归基础,它所服务的对象业已从C端用户转移到了B端用户身上。然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惯性」依然让很多玩家对于收割用户和流量依然抱有幻想。虽然还有一定的红利和增长空间,很显然,这样一种依然以收割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同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模式并没有太多的区别。因此,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是难以持久的。

 

当金融科技开始回归基础,真正要做的是,如何做好服务,如何与所服务的行业深度结合,如何找到新的盈利模式的问题,如何跳出以收割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的怪圈。

 

当金融科技开始回归基础之后,迫切需要找到的是以新的商业模式延续自身发展的问题,更为确切地说是,告别传统意义上的以收割流量为主导的商业模式的问题。对于很多的金融科技玩家们来讲,他们真正需要做的是,如何做好服务实体,服务产业的问题。通过「服务」,金融科技来找到新的盈利模式,以此为开端,让金融科技彻底摆脱互联网金融的阴影,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新阶段。关键一点,还是要让金融科技玩家们做好服务,以服务求生存。

 

在这个过程当中,仅仅只是靠浅尝辄止的撮合和中介很显然是不行的。只有不断地与所服务的产品,与所服务的客户产生深度而又全面的影响,并且真正让所服务对象有所改变,才能真正从中获益。如果仅仅只是像互联网金融时代那样简单地收割,非但无法持久,甚至还将会把金融科技的发展带入到全新的死胡同里。

 

回归商业,金融科技需打造闭环

 

的确,回归基础,让以蚂蚁金服、京东科技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玩家们实现了从互联网金融时代向数字经济发展阶段的彻底转变。因为互联网金融时代是以平台和中心为主导的,而数字经济时代则是以去平台和去中心为主导的。这样一种转变,让金融科技的发展不再是一个互联网的衍生物,而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存在。然而,一味地回归基础,一味地回归技术,所带来的一个最为直接的结果在于,它是一个较为纯粹的存在,一个较为原始的存在,并不能够与商业本身产生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科技更多地呈现出来的是不接地气,难以变现。对于金融科技来讲,路子是对了,但是,想要获得长期发展,必然是一个难以实现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何找到回归商业的正确方式和方法,如何让金融科技找到回归基础与重塑商业之间的闭环,让金融科技不再是一个不接地气的存在,才是保证它可以长期发展的关键所在。欲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找到金融科技的商业闭环,让金融科技从一个简单、纯粹的理想存在,变成一个完整的、可持续的商业存在。

 

这其实是在金融科技的早期,玩家们并不愿意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科技」方向的关键原因。「科技」的成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会像收割流量那样简单、直接和快速。然而,经过不断地发展和演进之后,特别是经历了商业化的探索之后,纵然是告别了以往以收割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玩家们依然可以通过回归商业的方式来打开新的商业闭环。比如,蚂蚁金服、京东科技们凭借自身在新技术上的布局,实现对相关产业的深度赋能;比如,传统金融机构们对科技的落地和应用……这些都是金融科技业已形成闭环的表现。

 

如何将这些商业闭环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如何让金融科技的发展彻底摆脱互联网金融式的以收割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才是关键所在。从这个角度来看,回归商业,是一种必然趋势。

 

合规至上,金融科技需完善自我

 

当金融科技开始回归基础,无论是站在金融的角度,抑或是站在科技的角度,我们都需要以合规的方式来看待它。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合规、合法是一种标配。另外,无论是对于金融公司的监管,抑或是对于科技公司的监管,我们都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合规,对于金融科技的重要性。这不仅是金融与科技两种元素的内在特质决定的,而且还是数字经济时代来临所决定的。只有真正站在合规至上的角度来看待金融科技,来完善金融科技,才能真正让金融科技避免再一次陷入到互联网金融式的怪圈之中。

 

总之,合规是回归基础的必备条件。没有了合规,回归基础,同样是一句空谈。

 

这就需要以蚂蚁金服、京东科技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玩家不断地以金融与科技的特质来严格要求自身,不断地借助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来强化自身合规的能力。当金融科技以合规的方式来要求自我,来完善自我,来找到自我发展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金融科技才能从一个稚嫩而原始的存在,变成一个成熟而完备的存在。

 

在金融科技的诸多合规的方式和方法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依然还是要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借助新的技术内涵来诠释自身,寻找合规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当金融科技合规的方式告别了传统,真正找到了适应当下产业发展大趋势的正确的合规方式和方法,当金融科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合规,它的发展才能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结语

 

至少从当下的发展情况来看,回归基础,依然仅仅只是金融科技玩家们为了逃避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而选择的一种必要方式和手段,这可以被看做是去金融化的延续。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回归基础,仅仅只是第一步。当金融科技的玩家们完成了这一步之后,它才算是一只脚踏进了新发展的大门。以此为开端,金融科技的发展才能告别互联网金融式的发展模式,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未来的挑战还有很多,庆幸的是,以蚂蚁金服、京东科技们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玩家,已经走出了正确的一步,如何确保未来的脚步正确,才是关键所在。

 

—完—

 

作者:孟永辉,知名行业研究专家专栏作者,战略顾问。长期专注行业研究,提供深度思考与行业观察信息。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孟永辉

孟永辉,资深撰稿人。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i黑马、创业邦、亿欧网、投资界专栏作者。从事互联网10年,长期关注互联网研究。多篇文章在虎嗅、钛媒体、创业邦、亿欧网、i黑马、网易、新浪、搜狐等网站发表。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