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筹架起善的桥梁 加入“善病济困项目”一起帮助病困家庭
【摘要】
见过被虫子咬的树叶吧?
有一种孩子,得了一种病,他血液里有一种坏细胞,就像是那个“虫子”,会不断地侵蚀孩子的皮肤、骨头、内脏......
只是听着,就让人头皮发麻。
2017年的国庆节,别人或在阖家团圆的饭桌上,或在欣赏美景的旅途上,而张女士和丈夫,满心焦虑,担忧着怀里的乐乐,还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怀里昏睡的女儿乐乐,刚刚在哈尔滨某医院被诊断出这种罕见病——“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张女士和丈夫在手机上不停地查,结合医生建议的两家医院,他们一刻没有犹豫,紧急办理了出院手续,连夜赶往天津血研所。
“孩子的情况比较严重,已经发生了多骨损和多脏器损伤,我们这边处理不了,你们赶紧带着孩子去北京吧!”
连夜赶来天津血研所,所有的检查没来得及做,挂上号排队好不容易见上医生,医生只是看了看他们带来的片子,就下了“逐客令”。
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考虑,买车票,继续出发,上北京。
一进北京的医院,乐乐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医生当即安排住院,并给出了治疗方案——先上化疗,打掉坏细胞!
还没1岁的乐乐,连话都不会说,就要面临着高强度的化疗药的摧残。一直听同病房里的病友家属说,化疗很难受,并发症很多。但张女士没想到,这些“反应”如此剧烈。
还在吃奶的乐乐,突然就不吃奶了,连嘴也不张。张女士扒开乐乐的嘴一看,里面全烂了!
不怎么吃奶的乐乐,本就没什么营养吸收,还不停地拉稀绿水,拉的时间长了,原本白嫩光滑的屁股上,都裂了小口子,张女士不敢用纸擦,一擦就要破皮,只能用温水给她轻轻地洗......
为了避免乐乐屁股上的伤口化脓感染,每天张女士都要用电烤仪,给乐乐烤屁股......
“当母亲,没照顾好闺女,当闺女,也没照顾好父母......”
一上化疗,乐乐的全家都动员起来了。在老家务农的爷爷奶奶,从别人家包了更多的地种苞米;心急如焚的姥爷在老家附近跑出租,他说:“这样跑一单我能赚一单的钱。”
一开始张女士每天都担心老爹路上不安全。但有时候就是怕什么来什么,乐乐姥爷连着遭遇了多次追尾事故。
第一次车祸,是被一个醉驾的摩托车主追尾。尽管对方全责,但考虑到那人去世了,死者为大,他们就把车赔给了人家,还赔了钱。
第二次车祸,一个新手司机上路追尾,把骑电动车的老爹给撞飞了,落地后多处骨折。
养好伤,琢磨着再找一份工作的乐乐姥爷,骑着电车去面试的路上,还是没有躲过厄运。
第三次车祸,一个运载货物的半挂车,把他卷到了车底。
颅内出血、肋骨折了六根、脊椎骨骨折,人虽然救回来了,但再也没有劳动能力了......
“4年来,家里谁都指望不上我,我全靠着好心人,撑到了现在......”
得知老爹出车祸,已经是好几天过后了。拿着电话在病房里,一向坚强乐观的张女士,突然就情绪崩溃,哭得很痛心。
病友纷纷过来询问,得知消息后,一个条件还不错的病友,主动借给张女士2万块。
2万块,拿在手里,没有犹豫,她直接寄回了老家,可张女士一点都笑不起来。
这笔钱寄回老家,是要救正在抢救室生死未卜的老父亲,可她身边的乐乐此刻,也正在病房进行最新的化疗方案,还在等着毫无着落的24万块钱,救命......
她看着乐乐蜷缩着侧卧,突然又默默翻了个身子,背过她去,把头埋在胳膊下,小声地哼哼着......张女士知道,这是化疗药的反应,开始了。
4年多的化疗,这个在病房里长大的小女孩,早就习惯了打针、输液、抽血。化疗时候的呕吐、不适,她也不会像别的孩子一样哭闹,只是默默地忍过去。
因为妈妈告诉他:如果不这样,就活不下去了......
“我不想瞒着她,我希望她能明白,要活下去就得坚强!”
自从乐乐生病,张女士所有的生活重心只有两个:“乐乐的药钱,乐乐的饭钱。”
4年来,张女士走哪儿就把乐乐带到哪儿,5岁的乐乐去过最多的地方,就是北京的医院和天津的菜市场。
张女士的丈夫在天津做烘焙师,休疗期间,他们一家在天津住;化疗时,张女士就自己带着乐乐去北京。
经济的拮据,让张女士无法满足乐乐所有的要求。时间久了,乐乐也学会了克制自己的欲望。
比如,逛菜市场时,乐乐路过水果摊多看了两眼苹果,张女士会问她:“想买点苹果吗?”乐乐赶紧摇头:“妈妈,家里还有香蕉呢,吃完了再说吧!”
每当这时候,张女士心酸得不行,等香蕉吃完了,就尽拿出点钱,第一时间给乐乐续上苹果。
4年多,花了70多万,张女士他们这个东北农村走出来的小家庭,欠下了近40万的债务。
为了赚钱,张女士的丈夫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总是拿最便宜的药维持着,继续每天上班,只为了能拿到3000多块钱的工资。
为了省钱,张女士每次带乐乐去北京,从来不给自己买饭,都是靠吃乐乐的剩饭将就。
可1300块的房租,每次来北京200块的路费、精打细算也要50块/天的生活费,他们勉强能从张女士丈夫3000多块的工资里,省出来乐乐的“饭钱”,却怎么也省不出乐乐的“药钱”......
医生说:“这个病,虽然罕见,但却不是不治之症——国内有很多孩子,后期不用化疗,顺利度过5年观察期,还恢复了正常生活!”
这句话一直是引领着张女士和丈夫坚持下去的动力,他们坚信乐乐也能等到这一天。只是,眼下的“药费”挡住了她继续前行的路。
医院里像乐乐这样喝着药水长大却十分懂事、可爱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坚持对抗病魔,也许只是为了能实现回家上学的愿望。
为积极响应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健康中国”战略的部署,切实帮助经济困难的大病患者及其家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轻松筹与中华慈善总会共同发起的“善济病困项目”希望携手更多社会爱心力量,帮扶大病困难群众,缓解社会压力,让患者重拾对生活的希望。让我们的举手之劳,成为温暖他人生命的一道光芒。
当下,是从脱贫攻坚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功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阶段。让弱势群体过上更好的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全社会的责任与使命。
此刻,我们希望所有的好心人,省下一点小零花钱,帮帮像乐乐一样的家庭。也许您的这一份小爱,汇聚起大家的力量,就能重焕她们新生的希望。
多年来,轻松筹积极相应国家政策号召,以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平台实际行动,以多种举措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日前,在第五届123轻松筹公益盛典上,继2020年轻松筹联合中华慈善总会共同推出的公益慈善品牌“善济病困工程”后,双方再次携手启动村居公益日项目。轻松集团及轻松筹充分发挥基层村居干部在社会治理和社区服务中的公益只能,以科技赋能大病患者援助工作,架起连接慈善组织与困难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
轻松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杨胤曾表示,在共同富裕时代背景下,轻松集团用科技把小公益链成大公益,连接健康保障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公益组织、艺人公知、科研机构,夯实科技优势,聚焦公众健康保障领域,助力共同富裕。
谢谢,每一个善良的你!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企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