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智姚荣君:双循环经济新发展格局下企业家精神的重塑

首页 > 企业新闻 >正文

【摘要】

  企业信息  ·  2021-10-29 15:44

当前,国际形势快速发生变化。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不仅取得了抗疫阶段性胜利,也积极开创了经济发展新局面,特别是着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取提高国内自我经济循环量的同时促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而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在双循环经济的新发展格局下面临诸多挑战。时代正呼唤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领导者。

微信图片_20211029161455.jpg

君智总裁姚荣君

在应对巨变下的多种不确定性时,君智总裁姚荣君认为,企业家要将各类纷杂的问题归至核心——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我们的企业为什么而存在(我们承担了什么社会价值)等,而“转变思维”就是企业家将希望变成现实的关键所在。企业家必须打破自己的天花板,以与时俱进的企业家精神,带领企业创新创造,具体需要做出四点转变。

拥有重新定义自己事业的勇气

重新定义自己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参考逻辑就是这个事业能否成为某个领域的第一。如果没有逻辑上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那企业将陷入朝不保夕的困境。人类的大脑偏好“第一”,企业如能将自身所在领域的“第一”的价值,植入顾客大脑,就能摆脱同质化竞争,为社会创造独一无二的价值。

正如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指出,顾客购买产品或服务时获得满足的需求才真正定义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在君智总裁姚荣君看来,当前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权力中心,早已从企业内部转移到外部的消费者。

重新理解跨局域思维的方式

重新理解跨局域思维方式的核心是把“消费者”作为主体权力中心来思考。想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家必须要从局限于某地域的“农业文明”思维,走向能够跨局域获得资源的、更高级的“工商文明”思维,跨越“企业”与“消费者认知”的鸿沟,才能将有限的资源转化为成果。

将资源投入无形资产的魄力

出于对不确定性的担忧,很多企业倾向于将资源投入固定资产和实物中,导致很多企业家执着于生产更好的产品,导致整个行业的产品供大于求。

姚荣君强调,品牌是构成企业与消费者情感的纽带。如今,品牌价值是品牌建设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品牌区别于竞争对手的重要标志。迈克尔·波特在其品牌竞争优势中曾提到:品牌的资产主要体现在品牌的核心价值上,或者说品牌核心价值也是品牌精髓所在。

除了经营有形资产,更应该在消费者心智开展“圈地行动”,要有将更多资源投入无形资产的精力和魄力。

与顾客进行价值共创的意识

如今的消费者不仅消息灵通、非常活跃,而且形成网络、遍布全球。今天的企业能够将价值链化整为零,能够将企业的物质部分以及非物质部分进行分隔细分,这让一种新的价值创造方式成为可能:与顾客进行价值共创。

需要注意的是,与顾客进行价值共创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认知。洞察消费者内心中的隐性需求并率先定义它,然后构建出相应的运营体系形成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最终通过构建起品牌的独特价值优势,占据消费者的认知,提升产品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契合度。

作为新时代的企业家,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才能生存下来。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这本书中认为, “企业家社会”就是以创新的渐进方式,而不是革命的暴劣、破坏的方式,在实现社会发展改进的同时延续文化文明的传承,从而保持稳定运转的一个社会。君智总裁姚荣君表示:“我们需要一个企业家社会,但企业家社会不仅是企业家的社会,更是任何具有创新能力的组织的社会。”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企业信息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