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润发杀了十年的鱼,出 T 恤了?

首页 > 企业新闻 >正文

【摘要】

  企业信息  ·  2021-09-02 14:05

如果说能够有计划、按部就班地策划执行营销项目,是品牌的基本能力;那么社交网络时代,品牌更要具有快速、灵活响应网络热梗的能力,才能精准踩在“风口”上,为品牌赢得大量流量和曝光。

「你以为我还会在乎吗?我在大润发杀了十年的鱼,我的心早已像手里的刀一样冷了。」这句网络热语本意在于强调说话者心灰意冷、刀枪不入的态度,却因为其过于跳脱的比喻而引得众多网友跟风模仿,二创句式,彻底的火了!

5.jpg

图片来自:网络截图

最近,大润发更是官方认领了这个「不在乎体」,推出限定「杀鱼」款 cp T 恤,首发共 1000 款黑白两色,现已在上海五家门店「奉贤店、杨浦店、泗泾店、春申店、闸北店」上架,为那些想打造绝情人设的用户将「心冷梗」穿上身。

6.jpg

图片来自:网络

甚至还有网友发现,大润发杀鱼的师傅也换上了带有“我在大润发杀了十年鱼”标语的工作服。大润发这波快速响应,品牌接梗网络热语,让原本只是个网络热梗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品牌行为也被更多网友津津乐道,透过网络梗加深对于品牌的好感。

社交网络时代的有趣现象,“无心插柳柳成荫”

前些年,玩梗还仅限于互联网用户层面的圈地自萌。而近两年,随着移动社交媒体的横向、纵向发展,网络用户的意识也正在不断反作用于品牌。不知道哪一天,哪个梗突然就火了,品牌也因此“无心插柳柳成荫”获得了大量关注和曝光。

如今大多品牌都愿意选择以一种人格化、亲切、活泼的形象,和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保持亲密关系。所以我们也发现一向“严谨认真”的品牌们都越来越会玩了,甚至连网友都开始说:官方玩梗最为致命!事实上,往往“梗”本身并不具有意义,但当它成为热度“搭载器”,品牌加以灵活运用,便能显示其出圈能量。是放任热梗自我发酵、渐渐消磨热度?还是品牌主动接梗,放大品牌传播效应?更考验品牌的快速、灵活程度。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企业信息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