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痉挛症的候选基因究竟是怎么被发现的
【摘要】
癫痫是我们所熟知的一种疾病,我们今天要介绍的罕见病——婴儿痉挛症是其中的一个亚型,它是一种婴幼儿期特有的常见的癫痫性脑病。这种罕见病在1841年被首次报道,直到2021年,180年过去了,我们尚未掌握完全治愈这种疾病的方法。不过,随着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从基因层面揭开这种疾病的致病谜团、寻求治愈的方法正在成为可能。
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也具有很多成果。如2021年4月,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与湖南省儿童智力障碍研究中心联合组成的以颜芳玲等医学专家为代表的团队,在《中国循证儿科》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病例研究报告,宣布发现CDK13基因可作为婴儿痉挛症的候选基因。此次研究发现不仅丰富了婴儿痉挛症的候选基因库,也为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学术支点。
新致病基因是怎样被发现的呢?要从一名入院的男婴开始讲起。
在2019年5月29日,一名2月25天的男婴进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在此之前,男婴就诊于他院,1月25日龄时发现眼睑抽动,随即出现肢体抽搐,表现为头向一侧偏斜,双眼向同侧凝视,躯干及双下肢向前快速屈曲,双手抱球,成串发作,每串持续4~5min后自行缓解,每天2~3串,每串2~3min,均为醒睡期出现。此后每日均有抽搐,无发热,在别的医院检查脑电图提示婴儿睡眠异常,但经药物治疗后,每天抽搐发作次数增加,约为5串,每串持续10~15min。于是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通过诊断以“婴儿痉挛症”收住院。
婴儿痉挛症是一种难治的癫痫性脑病,以成串痉挛发作、脑电图高度失律及精神运动发育迟滞为主要特征。根据英国数据,该症常见的病因包括缺血缺氧性脑病(10%)、染色体异常(8%)、脑结构异常(8%)、围生期卒中(8%)、结节性硬化(7%)和脑白质软化(5%),但目前仍有大多数婴儿痉挛症病因未明。
而入院的男婴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落后于正常同龄儿童,2月龄仍不能追光、追物。同时也发现没有家族性遗传病史,父母也不是近亲婚配。最终通过多项检测,发现患儿的CDK13基因突变,而患儿父母却均不携带该突变。
目前虽尚无CDK13基因型-临床表型的相关研究,但结合现有文献综合分析,CDK13基因变异所致的CDK13相关疾病临床异质性高,主要表现为发育迟缓、喂养困难、先天性心脏病、面容异常及脑结构异常等。因此,CDK13基因可作为婴儿痉挛症的候选基因,为后续继续研究探讨CDK13变异致病机制及其与婴儿痉挛症的具体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要想了解此次发现的重要意义,我们要了解婴儿痉挛症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病症?
婴儿痉挛症是一种严重的、婴幼儿期特有的常见癫痫性脑病。这种病在出生婴儿中的发病率为2.0/10000~3.5/10000,也就是在10000个活产的婴儿中有2到3.5个婴儿会发病;而其中90%是发生在出生后的第1年内,起病高峰为4-6月龄。
婴儿痉挛症对孩子的智力发育也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初发时60%~70%的患儿会出现智力低下的状况,而当患儿满2岁时,这种影响则可能会增加到85%~90%。同时,无论婴儿在患病前是否有智力落后的状况,一旦发生痉挛现象,就会相继出现智力发育障碍,并且后期可能伴随着遗留的神经损伤症状和体征,例如语言障碍、部分失明、斜视、肢体瘫痪,或者其他类型的癫痫。
婴儿痉挛症的发作主要是由于患者颈部、躯干、四肢的肌肉出现几秒钟的持续痉挛,但在婴儿痉挛症起病初期或经过治疗后婴儿痉挛症发作的症状一般会表现的细微或者并不典型,如轻微眼球偏转、打哈欠、苦笑等症状。这也是早期患儿家属会忽视掉“婴儿痉挛症”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孩子出现连续的点头、抱团、弯腰和面部抽动等动作时家长一定要注意,最好录下视频积极寻医问诊。
虽然婴儿痉挛症目前无法治愈,但是通过早期且长期持续性治疗,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虽然现在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婴儿痉挛症作为一种罕见病,可供研究参考的实例有限,目前仍有大多数婴儿痉挛症病因未明。当前,婴儿痉挛症一般无法治愈,但由于其很大一部分和围产期的不良因素,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密切相关,所以孕妇定期产检以及进行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对于此病的预防尤为重要。
而对于确诊的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以缓解症状。通过早期且长期持续性治疗,运用合理的治疗方式,能使90%以上患儿的癫痫发作得到完全或大部分的控制。并且婴儿痉挛症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目前对于婴儿痉挛症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方面包括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可采用口服抗癫痫药物,例如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拉莫三嗪、氨己烯酸等;大剂量维生素B6,生酮饮食等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手术治疗包括大脑半球切除术、皮质切除术、脑叶切除术,如果癫痫发作是由局部脑异常导致,经过神经外科医师评估后决定是否手术。
此次研究将CDK13基因列为婴儿痉挛症候选基因,为后续研究探讨CDK13变异致病机制及其与婴儿痉挛症的具体发病机制提供了参考。相信未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定会有更多关于婴儿痉挛症的难题被攻克,有更为有效的方法被运用于婴儿痉挛症的治疗中,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声明:本文作为医疗科普文章,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参考文献:
West综合征,中国癫痫病友会
婴儿痉挛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梁芙蓉
颜芳玲,尹飞,邓小鹿,陈柏谕,彭镜,何芳.CDK13相关疾病1例病例报告[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21,16(02):162-164.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企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