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机构个人征信如何查询,个人征信数据查询官网入口
【摘要】
对于现在这个社会来说,个人的征信好比就是一张可以在社会行走的“通行证”。如今,越来越多的生活细节,都能够呈现在这张“通行证”上,而且虽然记录的是很小的细节,但最终影响的却是买房、买车、装修等这样的大事。
如何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及个人信用报告网上查询解读
一、央行查询个人征信报告
查询个人征信报告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带着个人身份证去中国人民银行在当地分行机构。有两种方式查询,一是可以在柜台填写申请表办理,二是可以在大厅的自助查询机上办理。
二、网上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你要是在网上有逾期记录或者在多个平台有借贷记录,那么你的各种记录都会被大数据风控,这时你申请信贷就会频频被拒,甚至连你的花呗和借呗也会被关闭。如果你的大数据存在网黑异常,可以在微信中搜索小程序:立信查,进入查看即可获取自身的大数据与信用情况,还可以获取各类指标数据如:黑名单情况,网贷申请记录,申请平台类型,是否逾期,多头借贷,是否有仲裁案件,等等重要数据信息等。
个人征信的边界模糊问题,还体现在征信主体的多元化上。五花八门的“失信行为”背后,其实同样站着不同类型的征信主体。如,将闯红灯纳入失信的是交通部门,强调频繁跳槽可能影响征信的,则是人社部门;还有一些城市则创建了自己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这些被不同地方政府所定义的“征信”,是否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属于同一系统,其对应的性质、标准、失信惩戒,又是否一致?这些应有系统性梳理,给公众以明确预期。并且,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征信“执法”尺度到底如何统一,也该有足够规范。
其实,针对征信体系可能带来的滥用之虞,也有一些专家给出了技术性建议。如可以探索将一些专门领域的个人信用独立出来,像闯红灯等行为所涉及的征信,就应该限定在交通领域,而不宜泛化到所有领域。另外,不同的个人征信试点机构所拥有的信息是否可交换,哪些需要获得信息主体的授权,如何保证交换过程和交换后信息不被滥用,在监管、技术等方面,都应该规则先行。
现代社会,没有征信系统不行,但征信滥用同样要警惕。应看到,滥用征信,实际上就是在破坏征信,背离了制度设计初衷;而主要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的征信制度,本质上是一种权力,它直接针对的是个人权利。因此,征信权也必须有法律上的严肃、规范,也应该“关进制度的笼子”,如此才能公正、公平,真正为社会诚信护航。
随着信贷机构制度的逐渐完善,人们就能够诚信做事,诚信做人。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企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