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刻上市,电子烟行业创业将决战“最后的渠道”
【摘要】
电子烟行业的发展进程远比想象中更快。
去年7月份,悦刻代工厂思摩尔国际在港上市, 开盘市值一度超过1600亿港,成为当之无愧的电子雾化器第一股。短短四个月后,悦刻母公司雾芯科技上市,市值最高达到458.38亿美元。
在电子烟行业的产业链中,思摩尔属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而悦刻属于中游设计制造商,他们均上市即巅峰,代表了其产业链所处位置的最高价值水准。
那其他人还有机会吗?
其实,电子烟类似3C和零售行业的结合,产业链也分为三级。思摩尔等上游企业提供烟油、雾化器等高技术门槛的原材料,然后由柚子、雪茄、魔笛等中游企业做方案整合,将原材料组装成产品、包装成品牌,最后由下游供应商分销将产品出售给消费者。
不过电子烟上游市场技术门槛高,中小玩家无法参与,更注重品牌效应的中游市场也因为赛道拥挤越来越难以出位。想要在后续的市场中分一杯羹,那就只剩下以“渠道分发”为主的下游市场了。
决战“最后的渠道”,以铂德为代表的全产业链模式或许更有优势。
不确定的政策下,比拼的是竞争成本
由于2019年11月发布的“电子烟线上禁令”的存在,大部分电子烟品牌都开始主打线下销售渠道。而当电子烟战场向线下转移后,第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竞争成本。
抛开门店的租金以及人工费的巨大开销不谈,从长远来看,电子烟烟油是否征税仍然不得而知,一旦政策正式实施还会进一步压缩渠道商的利润空间,“造血能力”成为了打好持久战的关键。
而电子烟的利润主要来自于烟弹的复购,铂德正是行业公认的复购之王,拥有业内最高的烟弹烟杆比,其优势不言而喻。
再加上铂德作为市面上第一家采用全产业链模式的电子烟品牌,无论是烟油还是雾化芯都是自己生产,不仅可以保证整个产品品质的可控性,还进一步增加了毛利空间。
对渠道商而言,品牌商的竞争成本也就决定了自己利润率和更长久的生存空间。
品牌服务之争,更比拼供应链稳定性
大多电子烟品牌采用的是OME/ODM的模式和通过补贴竞争的方式扩大市场规模。
虽然短期靠补贴可以迅速扩大铺货规模,但长期来看电子烟行业最终会比拼品牌和服务,而代工和贴牌的最大劣势在于无法保证服务的稳定性。
据了解,目前由于电子烟行业的快速发展,上游高度德集中下游需求量激增,导致供应链的稳定隐患经常困扰品牌方,已经开始出现渠道商拿不到货的情况。
对拥有更强依赖性的电子烟消费者而言,“断粮”是绝对毁灭性的体验。于是,铂德从上游向下游发展,通过降维打击获得更强的产业链控制力,以此保证产品品质和服务的稳定性。
目前,电子烟行业的潜在市场规模为 1129 亿元人民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在高毛利、低门槛的吸引下,电子烟行业已经出现千团大战的态势。
而当他们竞争深入到服务和品牌层面,电子烟产业链下游渠道的战场才刚刚开始。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企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