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普惠大连分公司联合开展“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活动
【摘要】
冒充公检法、发布中奖信息,这些电信网络诈骗手法你可能屡见不鲜了。当犯罪分子“翻新”诈骗手法,并精心编制好陷阱,你是否还有火眼金睛呢?
近日,沙河口区中山路社区、玉华社区、解放社区,白山路派出所与平安普惠大连分公司联合开展了“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的剖析,主办方为现场近百名市民上了一堂生动的防范新型金融诈骗课。
在本次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中,主办方邀请了白山路派出所的王警官,并对7类常见的套路进行实际分析。王警官以近年高额理财、网上赌博、连环诈骗、冒充公检法设立安全账户为例,讲述了骗子假扮受害者亲人、朋友、国家公职人员,诱使受害者提供验证码、个人信息,甚至作出转账行为。其中最常见的家人或者朋友应急借钱,最恰当的做法是当面处理,其次为利用现代通信工具视频,或者通过第三方求证;面对自称公检法部门的陌生人,应该及时报警,或联系社区工作人员,辖区警察。
王警官的精彩演讲,赢得了市民的高度赞誉,活动中居民认真听讲,不时翻看防诈骗手册,纷纷表示掌握后回家向家人普及。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来参加普法公益活动的主要是中老年人,他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新鲜事物少,且有攒钱习惯,容易被高息利诱,造成经济损失。
此后,平安普惠的工作人员对“维C金融讲堂”进行了讲解。与现场市民分享了遭遇金融诈骗,如何马上自救?如何搜集证据等问题的解决办法。平安普惠工作人员表示,除报警、防止二次受骗外,还要妥善保管证据,并及时止损。以网银诈骗为例,受害者可立即登录对方开户行的网银和电话银行,输入对方的账户后,故意输错三次登录密码,可冻结对方的网银转账和电话银行转账功能24小时,为后续的追赃挽损争取时间。
据悉,“维C行动”是平安普惠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与保护,提升金融消费者金融风险识别与抵御能力的公益项目,未来将聚焦防骗意识薄弱的“四类目标人群”-聚焦小微企业主、工薪阶层、学生、中老年人群,开展金融知识宣导,推动防诈骗等金融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大学,让金融知识触手可及。

企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