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利率之锚是什么?怎么演变?真融宝吴雅楠的当下利率解析

首页 > 企业新闻 >正文

【摘要】

  企业信息  ·  2020-06-23 13:31

 4月7日,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为1.978%,自2013年6月13日成立七年以来首次跌破2%。6月3日,其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1.5%。6月9日,近七日年化收益率更是降至1.311%。余额宝从创立之初的6-7%的收益率,眼看着已经即将跌破1%!

  那么余额宝的收益率受什么利率影响呢?中国的利率之锚以什么为基准?利率之锚是什么?它的驱动力有哪些因素?如何演变?请看真融宝吴雅楠博士是怎么说的:

  1、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主要驱动力

  6月15日,国内债券市场收益率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当天央行对中期借贷便利利率(MLF)缩量续作、经济数据小幅不及预期以及特别国债发行方式都对债券市场收益率产生了较大扰动。此前市场预期MLF利率会降息,但是为什么MLF不降价却还缩量了呢?这可以从近期央行货币政策总体是收短期放长期,推动再贷款及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以助力中长期流动性投放的大方向相关联。

  从央行的角度,目前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的。在流动性压力降低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投放就较为收敛,特别是在短端。

  央行时下的主要目标是, “宽信用、降成本”, 多措并举,以改革方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支持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这是几个重要改革举措:

  1)银行间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存量贷款基准转LPR定价继续推进;

  2)贷款利率与LPR报价纳入MPA考核;

  3)支持小微企业信用贷增长;

  4)结构性存款压规模继续推进。

  中美之间央行对货币政策的引导及利率定价机制的比较:

  在中国,贷款基础利率(LPR,Loan Prime Rate)是金融机构对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LPR的定价机制采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的方式,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就是指MLF利率。LPR和MLF的关系为:LPR=央行公开的MLF利率+18家银行每月报价平均加点。LPR产生的流程为:

  1)由18家综合实力较强的大中型银行各自在MLF基础上加点得出各家初始价格。各自加点幅度取决于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和风险溢价等因素。

  2)将各家的初始价格,剔除其中最高和最低值,用算术平均公式,计算得出LPR。

  因此,央行可以通过调节MLF的利率,影响LPR,进而影响贷款利率。于是,MLF也被市场称为中国的“利率之锚”, 俗称“麻辣粉”,每次变动都会成为社会焦点。

image.png

  再看美国。美国利率传导路径则是:降联邦基金利率→降银行间拆借利率→降商业银行存贷利率。

  比较美国最优贷款利率和中国贷款报价利率形成机制,有两点显著差异:

  第一,美国的最优贷款利率盯的联邦基金利率是隔夜利率;而中国贷款报价利率盯的是1年期MLF利率;

  第二,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是高度市场化、连续可交易的利率;中国每月只有一次1年期MLF操作,没有相应的市场工具可以用来连续交易MLF利率。

image.png

  2、从宽货币到宽信用并举的趋势

  余额宝是个人的理财产品,在收益率下行中规模仍显增长!余额宝今年1季度的基金份额还是增加了15%,表明投资者需求仍是十分旺盛。个人如此,企业的理财行为更加凸显!

  结构性存款规模的抬头也引发了市场对信贷投放资金空转的担忧。原本应该支持实体的信贷投放并没有真的用来支撑实体经济复苏,造成资金空转。而过于刚性的结构性存款利率也导致了银行负债端成本迟迟下不去,制约了资产端利率的下行。

  金融活动的本质就是套利,而两者之间显著的利差吸引着企业进行融资活动并买理财套利。尤其上市公司融资购买理财的新闻频频进入公众的视野。企业利用低吸融资,购买高息资产,从2018年以来其实就存在比较明显的套利空间。

image.png

  企业主导的资金空转模式——企业低息融资,高息配置资产,而后者又分为两种情况,一个是狭义的配置金融资产,如购买理财产品,购买结构化存款,投入股市等;一个是广义的配置资产,比如投入房地产市场等政策并不希望流向的领域。这些资金空转会造成社融和信贷数据的快速反弹,但流动性的流向却违背了低息融资的初衷。短期来看,央行收紧流动性会提高企业融资成本,减少套利空间,使得资金空转不可持续。但如果稍微拉长周期,再辅以规范业务的政策配合抑制资金空转,对银行来说,一方面会降低其负债成本,有利于资产利率中枢水平的下降;另一方面也会减少企业不必要的融资需求,流动性反而有可能从信贷市场回归到债券市场。

image.png

  3、利率传导实体经济是根本目标

  从本质上来看,MLF利率的下降更容易实现“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的政策目标,对短期目标的调控效果较好。但是,MLF利率的下降又有碍于LPR加点幅度的压缩。完善LPR形成机制的意义在于用改革的办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如果单纯依赖于政策利率的下调降低LPR,从长期看就会淡化改革的意义。

  让货币政策工具直达实体经济,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是央行的重要目标!

image.png

  在海外,美国和日本都在积极地宽信用和宽货币共同推进。对于信用风险而言,则仍然由商业银行自担。虽然信用风险并未转移,但这个企业融资支持工具给市场释放了央行“直达实体”的宽信用信号。

  央行最新创设的直达实体的信贷工具就是引导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央行创新工具的目的在于鼓励银行放贷,从而达到宽信用的目的。压降结构性存款,或许是调降LPR的前兆。宽货币并未传导至通胀,先溢出至资产价格与金融市场,货币的溢出使得CPI和PPI难以在货币宽松中明显受益。通胀数据连续超预期下滑,食品价格回归季节性下滑趋势、部分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行,需求侧仍然较为弱势。

image.png

  “资金成本下降,贷款利率才能下降”这个逻辑适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但银行业的竞争格局是垄断竞争且偏垄断的。

  降低存款基准利率可以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另一方面则需要考虑老百姓的感受、物价的情况、汇率的稳定。降低存款基准利率的政策机理是通过“同时降低企业及居民部门存款回报和金融部门资金成本”的方式调整经济部门间的收益分配。

  贷款和存款端利率下行,在时下的经济周期中是大势所趋。宽货币与宽信用并举,杜绝资金空转套利,直接引导资金直达实体经济是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共同努力的方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余额宝收益率跌破1只是迟早的问题。

  吴雅楠博士:“实体经济不能失血,需要及时输血,特别是实体经济的中小微“毛细血管”。另一方面,居民的财富效应和抗通胀能力也亟需呵护!存款和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在新冠疫情笼罩下的全球下行经济周期中,变得更加重要和有挑战性。作为利率之锚,LPR和MLF也将在改革中进一步走向市场定价!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企业信息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