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安:严卡出入金 严选好商家
【摘要】
如今在币圈,一提起火币的C2C,仿佛就看到了一部冻卡编年史,曾经的头部交易所现在已经逐渐沦为各种洗钱场所,频繁冻卡的操作让用户叫苦不迭。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币安又将如何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呢?
在币安之前,大部分场外平台采用的都是“T+0”的出入金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好处就是用户提币时间不做任何限制,用户体验较好,但是同时“冻卡”操作频发。所以币安OTC在上线之初就采用了“T+1”的创新策略,并提出了“lead,no follow”的口号,争做行业领头人!这是币安双严策略的第一严——严卡出入金。
作为刚刚上线的OTC平台,币安步步谨慎,采用“邀请制 推荐制”这一“严选”模式,从资金风控到资质审核等,对商家实行严苛的准入制度,从认证源头上提升门槛,来最大限度的杜绝不良商家入驻。这是币安双严策略的第二严——严选好商家。
币安:严卡出入金 严选好商家
严卡出入金:首创T+1提现策略,全网最严风控
对于“冻卡”的情况,投资人只能自己求助于银行解冻。在整个过程中,交易所并未对“无错”的一方,提供任何保护,不保护“无错的一方”,某种程度上就是在为“有错的一方”提供保护伞。
因此,经常进行OTC交易的投资者,应当选择为用户制定了相关保护措施的平台。在币安宣布开通OTC业务后,随即宣布了采取T+1提现策略。T+1策略是指,用户在Binance OTC平台购买的BTC/BNB/ETH/USDT,需在24小时之后才能够将资金提出到交易所以外的地址,期间,用户站内划转、交易等业务不受影响。
这条策略的24小时延缓期,有效缓冲了不法资金的提现时间,最大限度防止黑钱进入平台,而在T+0模式下,有疑点的资金很容易完成快速转移。T+1策略所提供的延缓期俨然成为了不法分子转移资金的最大阻碍,没有了黑钱的介入,用户交易的安全系数会更高。此外,T+1提现策略之下,不法分子在24小时之内即使卖了币,钱也没法直接到账,需要等24小时才可以提现,用户一旦发现资金来源有问题,可以联系平台对不法分子的账户冻结,最大限度保障交易安全。
币安:如何避免“冻卡”发生?
由此可见,币安率先采用的T+1模式是迄今为止最有效保障交易安全的策略,让不法分子和黑钱有所忌惮。投资者进行交易,安全永远是第一位,而这一策略,保护了正常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和人身安全,同时也引领了数字货币交易所的发展趋势,T+1势必会成为未来的趋势。
在币安引领大势推出T+1之后,其他一些平台也开始加强风控领域的建设,可以说币安此举让行业重视起交易安全这一此前被忽略的大问题,助推整个行业的安全升级。
总体来说,T+1模式有如下优点:
1. 24小时有效缓冲不法资金提现
2. 最大限度阻挡来路不明的资金进入平台
3. 降低用户被冻卡的风险,保证用户的交易安全和交易体验
严选好商家:筛选认证+定期淘汰,平均成单率95%以上
与币安T+1策略相辅相成的是币安推出的“筛选认证,定期淘汰”策略,这一策略将交易的安全系数提升到了另一个档次,由被动化为主动,主动去筛除不合格的商家,借以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
币安在OTC平台上线初期,在商家入驻上采用邀请制和推荐制。邀请制是指,优先邀请提供资产量证明、交易记录、资金风控严格的成熟OTC商家;推荐制是指,优先邀请Binance大客户或被邀请商家推荐保鉴的OTC商家。
最开始有人认为这样的制度会造成平台客户入驻的限流,长期看来会影响平台的发展。但是正是严格筛选的操作,才能尽可能的将带有洗黑钱目的的不良分子排除在外,用户的资金才能得到更有力的保障,冻卡频繁是用户不能承受之痛,盲目扩张也不是顶尖平台之风。正因如此,不管从哪个角度去考虑,币安的双严策略都是完美无暇,并且完全是出于用户体验的角度在思考问题。
有币安,放心交易,有币安,赚钱心安。币安以用户为核心的观念在C2C上发挥到极致,而币安开创的“T+1”模式也引来其他交易所竞相模仿,相较于其他头部交易所,币安也基本上不会出现“冻卡”问题。从发力合约、C2C到大力推进中国市场,wrx和ctsi和良好表现,推出韩元稳定币、收购CMC,币安的生态越做越好,这种踏实干、谋发展的态度也让人越来越安心。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企业信息

